第445章 自觉

“至于朝野传言……”

 

“许多人都说大王是想借此挑起赵齐争端,一面打压贵族势力,一面整顿军队,好……”郭开迟疑了一下:“好为赵国找一个合格的大将军。”

 

赵偃闭上眼,心里的憋屈无以复加。

 

还别说,这猜测挺合理!

 

战争一直都是政治手段之一,再加上去年自己和国内大部分官员贵族的矛盾,哪怕如今一切恢复如常也只是面和心不和。

 

若真想以战争手段削弱他们,倒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可问题是,削弱了之后呢?

 

我上哪找忠臣填补位置?朝廷还要不要运行了?

 

赵国内的读书人,大部分不都还是属于他们那些人的关系网内吗?

 

至于找一个合格的大将军……

 

若是赵军打了败仗,再联想到之前李牧还在时赵国连战连胜的战绩,自己好像就有借口整顿军队甚至是重新叫回李牧?

 

但他愿意,人李牧怕是都不愿意……

 

再说李牧好端端的呆在秦国养老,再回来,秦国人都不会放他走。

 

“臣也想过这两点。”

 

郭开犹豫道:“臣本来想替大王解释,可臣手下的一些人传来消息,许多地方小吏都是已经这么认为了。”

 

郭开手下有一大批由他的门客、好友充任的赵国官员,在赵国朝廷内自成一派,听命于郭开和赵王——实际上都是些收了秦人钱财的小人、或直接就是秦人卧底。

 

能让这些人当中的许多地方小吏都知道了……

 

除了各地官员贵族们在暗中推波助澜外,没有别的可能了。

 

不然一个消息怎么会传得这么快?

 

一番联想下来,赵偃渐渐想明白了这件事。

 

某个赵国高官、重臣,派了一个假使者去齐国,跟齐王说了一件他不可能答应的事,引得齐王赶走、以至于让赵国丢脸。

 

然而在百姓和其他人眼中,这个锅是自己的,是自己不知好歹以及为了一些政治目的要逼迫国内贵族。

 

下一步是什么?

 

真正动手?

 

再来一次对抗以报去年的被迫让步之仇?

 

“相国,有人这是想让赵国动荡、甚至借齐国之力来挑事啊!”赵偃心里惊怒无比。

 

历史发展到今天,可听说一国出使有假使者?

 

还把对方君王都给骗过了的?

 

可想而知,此事若被齐王知晓,齐王一定会迁怒于自己。

 

再之后,若国内贵族们借机生事,自己岂不是又要让步?

 

“寡人猜想,除了让赵国动乱外,那个幕后黑手还想让寡人颜面大失、甚至想着篡权!或许……还想着挑起六国纷争!”

 

听着赵偃的分析,郭开脸色凝重,却一言不发。

 

沉默了一会后,他突然苦笑了一声。

 

“大王,臣估计也被针对了。”

 

若按照那个猜想下来,国内最有可能干这事的人是谁?

 

谁最可能在此后获得利益?

 

赵偃看了郭开一眼,心里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却并没有怀疑他。

 

这个分析,还只是自己现阶段的分析,事情究竟如何发展还不知道呢,一切都只是他和郭开两人的讨论,又怎么能因此怪罪他呢?

 

两人商讨了许久,决定先按兵不动,先追查那个假使者。

 

只要能找到人,那一切好说!

 

同时严密关注那几个有这本事搞动作的大臣,严防他们互相勾结。

 

……

 

相国府。

 

郭开回来后,一改刚才在王宫的凝重,神色变得轻松无比。

 

赵偃确实挺聪明,短时间就分析出了幕后黑手的目的。

 

但他也不够聪明,因为那个幕后黑手就是他。

 

半月前,他得到了一道任命:玄衣卫赵国分部负责人、有权查看东方六国所有分部情报。

 

虽然他知道秦王肯定暗中安排了人盯着他,一旦他有损害秦国利益的举动,立马就指挥不动秦国人了。

 

但这好歹是个进步不是?

 

我郭开终于赢得了在秦国朝廷体系内的第一个官身、还是如此隐秘的部门。

 

侄女在国师府负责商行,三大行负责人的身份,也算位高权重。

 

再加上自己给秦国带去的前王后、太子、大将军的功劳,我郭家无忧矣!

 

既然家族无忧了,他还能追求什么?

 

他要搞事!

 

搞最大的事!

 

留名青史的事!

 

越多越好!

 

此时赵国朝廷内有接近四分之一都是他的人、或者听命于他,又作为相国,他的权势已经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