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显得分外肃穆(第3页)

 "我估计大约半个月内,战士们就能初步学会计算。” 

 这就是万兴邦的提案。 

 "半个月就可以学成?" 

 "非常不错!" 

 "这个时程并不冗长。” 

 杨将军稍稍放宽心些。 

 "另外一种办法是什么?" 

 杨将军发问。 

 “另一个选择则是增设人员岗位,以两人为单位行动,一位负责**射击,另一位专职观察外部因素。“ 

 "让善于射击者担任射击任务。” 

 "计算部分则由较缺乏此长技的人担任。” 

 以上即是万兴邦提出的第二个建议方案。 

 "对于第一种方案是否要进行培训班取决于选择性, 对于第二种方案则是必要选项,因为必须保证两人小组协同。” 

 "射手射击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瞄准镜,范围有限。” 

 "这意味着其观察区域狭窄容易忽略周边环境。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人作为观测人员负责广角的环境勘查。” 

 "所以两人组,即一个射手搭配一个观测者,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再次,万兴邦强调这个第二方案的重要性。 

 听完这些后,沉思片刻的杨将军郑重其事地点了头。 

 他曾经体验使用过由万兴邦发明的**, 的确很容易在透过瞄准镜聚焦目标时忽略周围的状况。 

 如果他在专心致志地追逐目标时,周围没人与他搭档,那万一被敌人悄无声息地逼近该怎么办? 

 “将军,我认为万组长的意见很正确。学习班可以开展或取消,但特训人员绝对需要两人组合,并且要配置观瞄员!” 

 “我也表示支持。” 

 “我同样同意。” 

 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人员,不少都有真正的战场历练。 

 当万兴邦给出另一项处理提案后,他们在参考先前的实际作战经验时,即刻得出结论:这提案基本上具备实行的可能! 

 “万组长,找上你果然是找对人了。” 

 杨将领长吁一口气。 

 问题迎刃而解。 

 “等待我们训练了一批顶尖射击手,再加上你所设计的新型装备,搭配破甲 ** ,在超过三公里的距离中实现百发百中。” 

 “无论遇到敌人的装甲单位,堡垒,或者其他防守设施,他们都只能如纸糊的老虎一样脆弱。” 

 这些话让杨将领显得异常振奋。 

 “万组长,我亲自来到炼钢厂拜访,既是出于寻求协助的目的,同时也代表国家来赞扬你的卓越奉献。” 

 说到这里,杨将领的脸庞显得分外肃穆。 

 同时, 

 一位同行者把一只盒子递过来摆在桌子上,然后打开了它。 

 盒内装满各式东西:有新型军备,有荣耀勋章,有钱币,有证书。塞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箱子。 

 “万兴邦先生,非常感激您为我军设计制作的新兵器,现在,我代表 ** 公开授予您荣誉与奖项。” 

 “万兴邦同志,您勤奋钻研开发出了数种新式的兵器,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以及军方的整体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