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同我回相府讨公道(第3页)

 姜政言说:“你是我女儿,今后该叫我一声父亲。” 

 姜岁欢浅浅一笑,“等大人真心实意接纳我时,我再叫您一声父亲也不迟。” 

 姜政言:“……” 

 小丫头外表看着柔柔弱弱,倒是一位倔强的姑娘。 

 经过今天这番对峙,姜政言对姜岁欢的第一观感还算不错。 

 冷静,淡漠,理智又从容。 

 并没有因为父亲是一品相爷便目露觊觎,也没有因为十八年前被人丢弃而心生怨怼。 

 从手边现有的信息得知,商门之女,足不出户。 

 两年前嫁过一次人,在奉安一带关于她的记录也少得如同凤毛鳞角。 

 时安派往奉安的探子回来汇报,姜家这位小姐低调内敛得很少有人知晓她的存在。 

 无论嫁人前还是嫁人后,她都喜欢把自己关在后宅最深处。 

 知交好友一个也没有,甚至连交际圈子都一片空白。 

 这样的姜岁欢,颇有一些耐人寻味。 

 不管姜岁欢曾经有着怎样的过去,姜政言都在心中暗暗发誓,会倾尽所能,给失散了十八年的女儿最大的补偿。 

 乘车赶往相府途中,姜政言关心起女儿的过往。 

 他想知道姜岁欢这些年过得好不好,为何小小年纪就嫁了人。 

 按理说女子十六岁嫁人,在大晋朝并非什么新鲜事。 

 但多数心疼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家境还算不错的,都不会让宝贝女儿过早嫁人。 

 女儿只有在娘家的时候才会过得无忧无虑。 

 到了婆家,不但要挑起当家主母的重任,还要孝敬公婆,伺候夫君。 

 如果再怀了夫家的孩子,属于十几岁少女的天真懵懂,必会被沉重的压力蹉跎磨平。 

 知瑶直到现在还没议亲,一方面是因为相府选女婿必须进行严格挑选。 

 另一方面,姜政言也不希望女儿早早嫁人去婆家受苦。 

 姜岁欢说:“父亲过世,家中只剩我一个孤女,不尽快给自己找一个依靠,说不定会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瓜分得连一文钱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