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章 封建章,废内朝(第2页)

 刘彻故设尚书,集合一批人,做为自己专门的秘书机构,久而久之,这就分出了内朝和外朝。

 说简单点,一个班级中,存在着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等班干部,来负责班级的各项事务,

 身为班主任的刘彻,因为教导主任窦太后的掣肘,又点出了几个小组长,围绕在自己身边,来处理本应是班长、副班长等干部该处理的政务,

 这会出现什么情况?

 两套领导班子。

 人为的将干部们分化,

 班长、副班长们敌视小组长们,认为这批被班主任提拔起来的小组长,分了他们的职能,散了他们的权柄。

 小组长们当然更不服原干部班子,我们是御用钦点,你们算什么?

 臣斗则君安,

 内外朝,刻意的把朝堂上官员分为内外,加强刘彻的帝权,便是落在此处。

 武帝设尚书置内朝,本是为了抗衡窦太后,可一直到现在,这个内外朝制度还在运行,并且其运行时间远超了始作俑者刘彻的想象。

 从西汉尚书令,到东汉的尚书台,再到隋唐的尚书省...就连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在抄刘彻的作业。

 可,内外朝是制,不是政,

 而且,不论政、或是制,都是存在实效性的,只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好用,

 总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有这个思维的,基本都做不成什么事,

 万事万物时时在变,事事在变,身为帝王,又怎能不变?

 内外朝不是灵丹妙药,

 故,按照太子据的政治版图设想,

 封了建章宫,就是废了内外朝。

 “陛下,这...”

 丞相庄青翟诺诺,半天说不出什么话,他在朝中总是如此,看起来不像是一呼百应的权相,倒像是四处弥缝的瓦工。

 霍光看向丞相庄青翟,眼中闪过了思索,

 暗道,

 庄青翟此人,有可取之处。

 若我为丞相,定与庄青翟行事不同,可,这便是好的吗?

 殿下需要怎样的丞相

?百官需要怎样的丞相?

 大汉又需要怎样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