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章 一帝赐一字(第3页)

 两人脑中同时闪过一个名字!

 ................

 博文馆

 当朝大儒、原太子太傅石建正伏案看书,

 此书便是大儒董仲舒所写的《春秋繁露》,

 天光年间,今古文经论战不止,大儒石建横空出世,将今文经、古文经合道为一,做新儒学,

 天下称为董石新学。

 大儒石的建新学理论中,含有大量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在董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合上春秋繁露,石建感叹道,

 “每次观董公书,我便想到了一句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大儒石建面前的小女孩,歪着头,

 问道,

 “先生,董公这么厉害嘛~”

 石建微笑,

 摇头轻声道,

 “殿下,世间再不会有董公了。”

 这小女孩,就是刘据的大女儿,当朝长公主,福喜公主刘鲤儿,

 刘据不以食邑养宗室,皇长子刘进、二皇子刘弗都无食邑,唯对这大女儿独宠,将少府开支分出一汤沐邑,赐给鲤儿。

 刘鲤儿眼中闪出向往的神色,

 歪着头问道,

 “先生,那为何董先生没有双字谥呢?”

 石建叹道,

 “陛下为先生赐谥昭字,你可知何意?”

 “威仪恭明为昭!明德有功为昭!德礼不愆也为昭..........”

 刘鲤儿默颂了一长串,又总结到,

 “反正昭就是很好的意思!”

 “殿下聪慧,昭字为褒谥,还是最好的那几个字之一,”石建由衷赞了一句,“陛下为董公赐第一字,未来还会有人给董公赐第二字、赐第三字....”

 大儒石建眼中闪烁,

 是向往和雀跃混杂在一起的光彩.....

 没有哪个官员,不羡慕董仲舒。

 刘鲤儿小嘴巴微微张开,

 惊呼道,

 “先生是说,从爹爹之后的每个皇帝,都要为董公赐一个字?!”

 石建深深点头。

 这哪里是双字谥了?!

 甚至说,几千年后,董仲舒的谥号会长到二三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