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章 刘据:霍去病,你是最得力的(第2页)

 刘据丝毫不需要有人口过剩的担忧,开拓出了这么一大片疆土,生就完事了!

 东晋政权南渡,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的耕种技术,

 海运的推行,会让未来的南方越来越富,

 因为他们可以原地缫丝制绸,再原地分销到港口,节省了大量运输用的人力物力,

 刘据的先见之明,就在于此,

 他知道未来南方的经济发展,一定会呈爆炸式的,

 只不过....

 若经济重心开始难移,长安就不适合为都城了,相比而言,四面开阔,水陆发达的洛阳要更适合。

 挣多少钱不是皇帝最关心的,皇帝应该思考,如何让南北方平衡维稳,

 坐到这个位置上,刘据愈发明白了一些事,本以为父皇不懂经济,但其实,父皇也是对的,他根本不需要懂经济,

 因为,在古代,可以说就不存在过经济问题。

 任何与钱搭边的事,都是政治问题!

 刘据开海运一事,历朝历代也有人做,但无论是开海还是禁海,都是出于政治考量,挣钱与否统治者不关心,或者说,关心的优先级程度不高。

 皇帝的最大任务,还是那两个字,

 维稳。

 除此之外,都是小事,而若有任何事与这两个字冲突,那都要靠边站。

 幸好,出征西域狠狠消耗了一波积粮,让粮价又涨了起来,再加上朝廷免税的新政策扶持,农民对种地的热情重新回涨,

 这样就不至于让百姓一股脑挤到海运上,要的是分工明确,各种事都有人去做,

 刘据托腮沉思,玉狗儿不声不响,把用过的瓮甑撤走,

 “把苏武唤来。”

 “是,陛下。”

 没过一会儿,苏武走进宫内。

 “微臣参见陛下。”

 刘据见

苏武低头耷拉脑袋,就知道霍光说得话让苏武想了一晚上没睡,真的扎他心了,

 霍光就是东宫智囊们的老大,说一不二,相比于霍光的智谋,刘据还发现了他另一个优点,霍光有非凡的统战能力,

 将各式各样的人,都能拢在一起,

 这个能力,很是可怕。

 正是因为对霍光服气,苏武才这么往心里去,

 但刘据的看法就是,

 没必要把心里想的东西追得太深,有时候只是一念之间,甚至连做出决定的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