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章 祸从口出(第3页)

 哪怕包弘和听过董仲舒如此说,恐怕也只是听听,完全没记住,更没有去体会过。 

 王贺本不想搭理包弘和,可包弘和没完没了的追着咬,正要开口,却见王温舒先一步开口, 

 看向包弘和,皱眉道, 

 “圣前,说话要有分寸,不是为谏官,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包弘和恹恹。 

 霍光在心中冷笑一声。 

 陛下将视线重新落在了王贺身上,王贺提起气,朗声道, 

 “陛下,草民斗胆,请迁都洛阳!” 

 话落,未央宫内再无人开口,纷纷嘴唇紧闭,只剩下胸膛的轰鸣声,像王温舒这般,于昨日就知道要迁都,掌握了第一手情报的官员,此刻听到王贺的话,都不由心头大震, 

 更不用说那些不知道要迁都的官员了! 

 早已被王贺的话,惊得汗毛竖立! 

 程怒树搁着殿内甬道,与审卿交换了一个眼神, 

 迁都对他们而言是好事,对武将也是好事。 

 程、审二人出身簪缨之家,但因父辈不在京中做官或有政治错误被逐出京,他们都属于是官二代中的边缘人物, 

 那他们还算是好的,像霍去病的骠骑营校尉们,那就更没有根基了,除了两只手和一条贱命以外,什么都没有,想要上进,只能把脑袋别在裤带上去拼, 

 他们只有靠军功上进这一途。 

 而出身好的良家子呢,人家的起点高,选择就更多了,最好的差事就是宫内侍卫,离着皇帝近,上进机会多,而且还安全。 

 京中南北军,就很好分别了两种军功上进路线,其后各朝的军政制度,也大体是这两种, 

 如地方制度总是郡县和分封,此消彼长,军事制度,也总为世选和募兵交相呼应, 

 羽林军、期门军等南军,为世选制,更看重的是身份,看重你爹是谁,你的背后是谁。 

 而八营校尉等北军,就是募兵制,看重的是你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