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 章 圣君之资

 “朕听明白了,你觉得不应迁都,一个因动了龙脉,另一个是因荒废了先帝们的心血.... 

 嗯,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其余官员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不该说,该怎么说。 

 在场官员也都听出了陛下的话外音,有什么想说的,趁现在就说,过这村就没这店,以后再想旧事重提,就没机会了。 

 有一引头的官员先开口, 

 “陛下,龙脉一说,玄而又玄,微臣不敢妄语。但,贸然迁都,荒废了先帝们在长安百十年的积累,却是实实在在的。” 

 见陛下面容没有不悦的神色,其余官员们也鼓起了勇气,七嘴八舌说道, 

 “论龙脉也并无不妥,立汉在此,长安兴旺大汉基业着实是名副其实,谁知迁都之后又会如何?” 

 “是啊,现在陛下圣恩眷顾,可谁又能保证天下永远会这般太平下去?若中原再生起战乱,定都于洛阳,到时就避无可避了.....” 

 “不知太上皇是何意思,陛下到底还是要与太上皇说说吧。” 

 “就算真要迁都,长安断然不能不要了吧。” 

 “唉....不如求稳,不如求稳啊。” 

 官员们说法各异,其中更有冒犯之语,但在汉朝时,圣上开明,很少因官员说话冒犯而连罪,举科令中开直言极谏的意图就在于此, 

 皇上要广开言路,多听不同的声音。 

 刘据听在耳中,忽觉得有些刺耳。这是人之常情,将情绪调整过后,刘据却丝毫不怪罪这些官员。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光以自已好恶为基准。虽然刘据贵为皇帝,并且是推动迁都的幕后大手,但却不能就此以为,支持迁都的就是好官,反对迁都的就是反臣, 

 只拿顺逆朕与否,当成判断好官坏官的标准,此为暴君之路。 

 而刘据的微表情,也都被最近的石建看在眼里, 

 从发自本能的不满,再到思考过后的欣然接受.... 

 石建在心中暗道, 

 身之不满是兽,人也是兽,而能用心之衡量,方为人, 

 这是人与兽的最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