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1章 论功行赏(第2页)

 临朝时,乳母频频看东方朔,被刘彻注意到,还没等刘彻开口问,东方朔呵斥乳母说道,“你快点走吧,皇帝不用你喂奶了,你留这还有什么用呢?难不成陛下还会念着你养育之恩,白养着你?” 

 帝怅然,遂舍之。 

 东方朔的行为很赌,并且是为了一个按理说对他没用的皇帝乳母去赌,最后,东方朔也得不到什么,但东方朔自已知道,他的行动规正了他心中的“理”。 

 这个理,凌驾于皇帝。 

 东方朔见过刘彻逐渐不听忠言,愈发独夫,是因为龙椅会不断腐蚀坐在上面的人,他害怕刘据也变成那样。 

 五年了,陛下还是没有那般,依然是悉心听谏。 

 东方朔心中长舒, 

 如此便好。 

 反正东方朔不会为了谁去改变自已,该直言的时候,他一定会直言, 

 陛下与谏臣都做自已才好。 

 “三辅灾民如何?” 

 刘据开口第一问。 

 霍光面露伤感,将各郡县伤亡说出,死法无外乎两种, 

 冻死,饿死。 

 尽管赈抚及时,但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依然是音动左右、满堂瞠目。 

 先秦以降,至西汉,最珍贵的并不是土地,最珍贵的是人。 

 西周分封不仅赐土,更要赐民。层层分封下,土地也是赏赐给公卿之族,绝不会赏给普通人,抛去政治因素,从最基本的经济角度来看,这是极为合理的。 

 因为,耕种从来都是集体性项目,集体性的特点,就只能以族为单位来进行, 

 宗族往前叫氏族,也是因为要抱团生产生活。 

 大片土地是有,唯独是缺人。 

 三辅地又死了这么多人,天灾之下,这都是自已的子民,刘据如何不悲怆? 

 听闻陛下仰头长叹,群臣俱是拜倒, 

 “臣等不淑,故遭此大灾。” 

 汉时的君臣关系还很纯朴,继承于春秋战国时的君臣特点,休戚与共,荣辱一体。 

 称魏晋是浪漫的朝代,纯是胡说八道,魏晋是最礼乐崩坏、毫无道德的时代,反之,各种人格关辉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才多见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