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和棋(第3页)

朱瞻基冷眼看着赵筑邶,缓缓点了点头。

赵筑邶见朱瞻基仅是点头而不言语,心里那股怒火更盛。

朱瞻基看着渐渐失态的赵筑邶,开口说道:“为父报仇,人情十足,但没有天威,当不得天子。”

赵筑邶杀意四起,正欲杀向朱瞻基,却被问青天伸手拉住。

“筑邶,你想好了,你若是杀了他,你便是皇帝,你以后过的便是他的生活,筑邶,你想好了!”问青天低声说道。

赵筑邶心里一颤,眼中的杀意少了许多,手中长剑也缓缓落下。

朱瞻基原本心里也有着惊恐,见赵筑邶手上的长剑缓缓落下,嘴角隐隐有勾起的趋势。

“朱瞻基,我崆峒派的传教至宝该还我了。”赵筑邶说道。

“还!”朱瞻基说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色盒子,从中取出一块方印,方印刻有五个威武人像并有玉龙缠绕,且似是有种独特的魔力一般,似乎能将宫殿内的烛光全部吸入方印之中。

“阿福。”朱瞻基说道。

老太监缓缓走上丹阶,与以往不同的是,老太监再也没有了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是直着身子来到朱瞻基身前,朱瞻基有些疑惑,老太监却是从他的手中‘抢’过了崆峒印,然后毕恭毕敬的弯下腰,慢慢的走下丹阶朝着赵筑邶而去。

朱瞻基微微皱眉,却没有说话。

赵筑邶接过崆峒印,仔细地打量一番,不住的点头。

问青天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传闻中的崆峒印,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

赵筑邶将崆峒印翻转,看着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赵筑邶说完,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坐在龙椅之上,丹阶下的老太监‘阿福’却站在赵筑邶身旁,如此一来,显得朱瞻基更加的孤单。

赵筑邶扭过头,便朝着宫殿外而去。

“对,还有件事该告诉你了。”赵筑邶冷笑着,转过头来。

“阿福,辛苦了,咱们回崆峒吧。”赵筑邶对着老太监说道。

老太监如释重负,他终于可以离开这深宫之中了。

他对着赵筑邶猛地单膝下跪,拱手喊道:“门主!”

朱瞻基看向老太监,看着他恭敬地给赵筑邶单膝下跪,他内心如刀绞一般难受。

自己深信了十余年的太监,竟然是崆峒派的弟子。

朱瞻基一口血猛地吐出。

赵筑邶看着朱瞻基狼狈的模样,开怀大笑。

问青天则是偷摸的从手指中弹出一粒‘米’直直的朝着朱瞻基飞去。

那米粒落在朱瞻基吐在地上的的‘血’中,随后消失不见。

朱瞻基咽下嘴里的余血,看着问青天、赵筑邶和老太监离去。

“终究,是朕赢了。”朱瞻基从龙椅上站起,哈哈大笑。

笑声虽大,但是凄惨。

一场雪,渐渐落下,落入京城之中。

深秋下雪,真乃奇观。

一段故事,接近尾声...

“青天,你将去向何处?”

“我?我会寻一处很少能有人找到的地方建一间房子,把师父师娘也带去一同居住,至于我的丈人们,药王谷怕是一时半会走不了,山庄也是老爷子一辈子的心血,怕是也不肯随我而去。”

雪铺路,脚印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这样也好。”

“你那?”

“我?自然是回甘肃。”

“甘肃?”

“是啊,我崆峒派本就在甘肃崆峒山发家,京城,住不下去咯。”

“呵。”

“唉,可惜,杀父杀母之仇还是没有报。”

“放心,朱瞻基活不了多久了。”

“哦?怎么说?”

“我向珠儿要了一个蛊虫,那蛊虫并不致命,却会钻进人的脑中,让人头疼难耐,只有蛐蛐叫声能缓解一番,可是若他成天听蛐蛐叫声,那蛊虫便会往他的大脑钻去,直到将他的脑子搅成浆糊。”

“还有这么厉害的蛊虫?”

“奇异无比对吧?”

“这样一来,朱瞻基定然会死,但也给了他一段时间挑选太子,妙啊。”

“你还没和我说,咏哥去了哪里?”

“他?我也不清楚。”

“这样啊。”

“放心,总有再见的一天。”

二人牵马而行,踏着薄薄的一层白雪,离开京城。

“青山不死。”

“绿水不止。”

“再会。”

江湖没了那可以掌控全局的阴谋之手便也没了多大的反意,渐渐的,江湖和朝廷又恢复了那莫名的平衡。

江湖人也是华夏之人,是最朴素最可爱的人。

是最容易满足的人。

怎么可能造反呢?

朱瞻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宫殿内下跪的大臣。

嘴角微微勾起,那是一抹冷笑。

三杨官复原职,于谦回到京城。

那些之前在争权斗势中出手过于出格的侍郎内心发慌,身子不住的颤抖。

“放心,朕都记得,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朱瞻基将那些大臣那不由心的动作看在眼中,冷笑不禁。

朱瞻基从龙椅上缓缓站起,那新晋的太监急忙喊道:“退朝!”

各部大臣快速离去。

来到御书房,朱瞻基坐在椅子之上,只觉得心烦意乱。

他想,听一听蛐蛐的叫声。

“皇上。”一个身穿一品大员红袍绣鹤的官员来到御书房。

“嗯,关于他们的史书,便统统毁去吧。”

“那和突厥之间...”

“改成朕御驾亲征。”

“是。”

大臣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朱瞻基叫住了大臣。

“给朕去找蛐蛐,越多越好。”

“蛐蛐?”

“嗯?”

“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