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视察工坊,喜忧参半

散朝之后,多尔衮独自留在大殿,望着空旷的朝堂,心中五味杂陈。

 豪格公然的顶撞,让他怒火中烧,却也不得不承认,此次决策确实面临诸多风险。

 但关外苦寒,八旗人口有限,想要再次入关,逐鹿中原,就必须借助火器之力。

 他命人将朝中精通火器的工匠与从北京掳掠来的西洋传教士汤若望速速找来。

 不多时,几位工匠与汤若望匆匆入殿,跪地行礼。

 多尔衮开门见山地说:“本王听闻,你们知晓火器制造之法,如今我八旗急需能与张献忠抗衡的火器,你们可有良策?”

 一位老工匠战战兢兢地回道:“回禀摄政王,制造先进火器,需精铁、硫磺、硝石等诸多材料,且工艺复杂,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汤若望深知自己被劫持至盛京,无论是欲求自身之安,还是欲传教立教堂,皆离不开多尔衮。

 于是说道:“王爷,在西洋,火炮制作已颇为精良,射程与威力皆有独到之处。

 我可献出部分火炮图纸,以供参考。

 但要想真正打造出强大火器,还需建立专门工坊,培养专业工匠,持续投入资源。”

 多尔衮沉思片刻,说道:“本王不管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们只管放手去做。

 本王会拨出一处闲置王府,作为火器研发工坊,你们即刻着手筹备。”

 与此同时,豪格回到府中,仍在为朝堂上的事愤懑不已。

 他的亲信纷纷围拢过来,谋士进言:“王爷,多尔衮此举看似为大清,实则是在巩固他自己的权势。

 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豪格皱着眉头,来回踱步:“我自是明白,可如今多尔衮大权在握,强行对抗并非明智之举。”

 另一亲信道:“王爷,咱们可以暗中联络其他旗主,共同抵制火器研发。

 只要大家齐心,多尔衮也不能把咱们怎样。”

 豪格思索良久,最终点头:“此事需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几日后,多尔衮前往火器工坊视察。

 工匠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搬运材料、打造模具,一片热火朝天。

 他看着初具雏形的火炮,询问进度。

 汤若望有些结巴的回道:“王爷,按目前进度,首批火炮预计三个月后可完成铸造,但要达到理想威力,还需反复调试。”

 多尔衮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本王会全力支持你们,若有任何需求,随时向本王禀报。”

 而豪格这边,也开始秘密与各旗主接触。

 莽古尔泰、岳托等人对豪格的提议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若任由多尔衮发展火器,传统八旗骑射优势将被削弱,他们这些旗主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