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来自月球的惊人发现(第2页)

 “好的组长,我马上编写指令,进行发送。”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研究员,在键盘上噼噼啪啪一通输出,编辑了一条指令,然后按下回车键,发送了出去。这条指令经由电脑编译成电磁波,通过安装在探月中心房顶的巨大卫星天线,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通信卫星上,然后转发到开拓号探测飞船,再进行解码,重新编译成地震波信息,和中微子通信信息,通过两个完全不同的链路,传输到月球地下深处,以保证钻地探测器,可以接收到正确的指令。整个指令传输过程,至少需要五秒钟时间才可以完成,想要接收到钻地探测器的回传信息,至少也是十秒钟以后的事情了。

 乔瑞达从旁边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了一台电脑前,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的钻地探测器回传信息。房间内的其他研究员,也停止了手头上的工作,将注意力转移

到了这边。很显然,大家都想知道,这面神奇的墙壁,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十几秒钟之后,钻地探测器的反馈信息送达,只有简单的几行文字,“指令接收成功,开始执行。横向钻探已停止,开启执行岩石钻探采样程序。”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的钻地探测器掘进示意图上,那个前进速度快速下降,直到降低到零。同时跳出一个采样钻头伸出,钻取岩石样本,送回机体内部进行分析的演示动画,表示此时钻地探测器此时正在执行岩石采样分析任务。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了,岩石采样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但是进行一次详细的岩石样品分析,却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

 乔瑞达和一众研究员,屏息凝神,静待岩石分析结果传回来。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漫长,但是大家谁也没有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甚至偶有上厕所的,也是跑着去,跑着回。大家之所以如此做,不过是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岩石采样分析报告,不想错过第一件外星人遗物的发现过程。

 40分钟后,随着嘀的一声提示音,屏幕显示收到一条新消息,信息来源正是钻地探测器。乔瑞达第一时间操作鼠标,打开信息,并投射到了房间墙壁的大屏幕上。这是一份岩石样品检测报告,上面的信息显示,钻地探测器最新采集的这份月岩样品,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等硅酸盐矿物组成,经过高温二次融化结晶形成。或许是受到强引力影响,岩石的晶体结构非常的致密,莫氏硬度达到了8左右。岩石样本形成的年代却不是很久,距今只有几百万年。这一点和先前在月球表面采集的岩石样本,普遍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形成年代,存在明显区别。

 为了避免单独采样,以偏概全,在接下来钻地探测器横向钻探的过程中,在不同位置,进行了三次采样检测,最终检测报告和第一次检测报告大同小异。

 “乔总,从这几份检测报告来看,这面墙的形成年代,距今只有几百万年,基本排除了天然形成的可能。从上面的陨石坑和水冰分析,这个东西很可能包裹在巨大冰晶之中,在宇宙中漂流。飞过太阳系附近的时候,被太阳的引力吸引,闯入太阳系之中,而后经过一系列引力牵引角力,最终以超高的速度,撞击在了月球南极,形成了如今的艾特肯盆地。”

 严文涛说出了他的推论,得到了一众研究员的认同,乔瑞达也跟着点点头,说道:“你分析的不错,这月球南极地下的东西,很可能是一艘外星人建造的战舰,或者太空堡垒什么的。陨落之后,在宇宙中随意漂流,偶尔进入太阳系,最终留在了月球南极地下。”

 “什么,乔总,你说咱们发现的这面墙,只是一艘巨大太空战舰的一个舱壁,这个脑洞开的有点太大了吧。只咱们探测过的墙面长度就超过了八百米,如果这只是太空战舰的一面舱壁,那这艘战舰的体积要多么的巨大,恐怕不会比一栋大楼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