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来自远方的消息(第3页)

 “这是怎么回事,小飞棍探测飞船,搭载的照相机,不是16k高清的吗,怎么拍出来的照片如此模糊,一放大全是马赛克?”

 “是这样的乔总,现在探测飞船只是接近目标而已,距离小飞棍小行星还有上万公里呢,只能使用飞船上搭载的天文望远镜进行拍摄。光线太暗,距离太远,拍出来的照片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乔总,你可以看一下第五张照片,这一张是红外相机拍摄的,在疑似发动机的部分,温度明显比其它区域高很多。所以我们怀疑,这两台发动机,依旧在工作,只是提供的推力,不是很高罢了。”一位研究员回复道。

 乔瑞达依言打开第五张照片,果然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小飞棍小行星的主体部分,在这张照片上,只有一个淡淡的轮廓,这表明小行星的主体温度和周围的宇宙空间温度差不多,都在绝对零度附近。而疑似发动机的部位,像是两个小太阳那样明亮,上面标注的温度,达到了2000多。如此高的温度,只有正在工作中的太空发动机才能做到。当然这张照片,同样非常的模糊,想要观察局部细节,很难做到。

 “难怪小飞棍的飞行速度时快时慢,飞行轨道也不稳定,原来是小飞棍在翻滚前进,还有两个太空发动机在持续工作。从小飞棍飞行轨迹来看,这颗流浪行星,很可能来自太阳系之外,其进入太阳系,至少有几千上万年了,这两个发动机竟然还在正常工作,太不可思议了。”

 乔瑞达又翻看了一遍剩下的照片,全部是小飞棍,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部位的照片,画面同样模糊不清,参考意义不大。

 “进行过光谱探测吗,这颗小

行星是什么材质?”

 “光谱探测先后进行了三次,从结果分析这颗流浪行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少量水冰,含有部分铁、镍、钴等金属元素。”

 “那两个疑似发动机的部位呢,是什么材质?”

 “光谱分析显示,这两个部分和小行星主体一样,同样是硅酸盐材质,这也是我们无法确定这两个东西是不是人造物的原因。”

 “探测飞船现在距离小飞棍还有多远,什么时候能拍到清晰照片传回来?”乔瑞达关闭最后一张照片,开口询问道。

 “探测飞船现在的飞行速度是27km/s,而小飞棍的飞行速度,平均在75km/s左右,两者运行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如果探测飞船的飞行轨道不变,两者大概在两天之后擦肩而过,最近距离在150公里左右,到时候就可以近距离拍摄到非常清晰的照片。”

 乔瑞达沉吟一下,开口询问道:“150公里,还是有些远,就不能调整探测飞船的飞行速度和飞行方向,和小飞棍同步伴飞吗,只有这样才能近距离拍照探测,获得大量一手数据。”

 工作人员摇摇头说道:“两者之间的飞行速度差距太大,飞行方向也不一致。飞船剩余的燃料还不到三分之一,就算全部烧掉,也完成不了轨道调整任务。”

 “那能不能调整探测飞船的飞行轨道,直接朝小飞棍撞上去呢,这样咱们也能赶在撞击发生之前,收获一批近距离探测数据。”

 一位工程师推了推眼镜,回答了乔瑞达这个问题,“这个应该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小飞棍有动力存在,飞行轨迹一直在无规律变化,而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想要控制探测飞船,正好撞上小飞棍,怕是不容易。更何况现在探测飞船距离地球实在太远了,指令传输存在很大延迟,飞行轨道调整,只能依靠船载智能程序,自主调节,灵活性和准确性很差。不确定性太多,不要抱太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