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第十三日终结(失调)(第2页)

一张像素不高的彩色照片出现在腕戴机屏幕上。

照片上的女人看起来年纪不大,30岁左右;

因多国混血,一头深棕色卷发自然垂至胸下,琥珀色瞳孔神采奕奕;

皮肤呈橄榄色,面部轮廓刚毅,但五官不算深邃,尤其是那双狭长的眼睛,简直与姬豪尔一个模子。

——安娜·贝尔出生于1996年的日内瓦,母亲名叫赫岳·贝尔,自己改的姓氏。

安娜的父亲未知。

母亲赫岳是日国与南非混血,联合国语言学家,精通非洲多个部落的濒危语言。

安娜幼年随母亲辗转于南非、匈牙利和日国生活,12岁定居瑞士。

从小在多元文化下生活,不知不觉精通6国语言,英日法德、西班牙、匈牙利。

且会世界语和一些华文,只是不算精通。

2008-2012年,在日内瓦国际中学跳级完成课程,15岁毕业。

2012-2015年,在剑桥三一学院,主修实验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期间发表论文《语言习得的神经可塑性模型》,引发学界关注。

2015-2018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史上最年轻学生身份攻读脑科学博士。

后赴华亚各国学习不同文化下的哲学。

2021年发表《解构意识:后神经时代的心理学》被翻译为37种语言。

后直接进入普朗克研究所,开始研究“脑机对话界面”。

并成功让失语患者通过思维,合成世界语长句。

2022年底,开始与吴凡合作项目。

同时被《时代》周刊评为“2030年将改变世界的100人”之一。

资料的照片正是拍摄于这个时期。

安娜沉迷世俗成功,直到作为测试员进入微宇宙,与吴语杉相处中迸发强烈的自我意识。

后迅速勘破这个快长达一个世纪的惊天阴谋,锒铛入狱。

“她是个天才。”

波伏瓦语调平稳:“你也是,姬豪尔女士。我很意外,你居然没有选择结束她的生命。”

“为什么。”

“对方极可能利用相同基因做对你不利的事。”

“为什么不是我做对她不利的事,从‘天才’角度出发,我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