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仙道雨打青石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卫我道门!(第2页)





听到师尊不容置疑的语气,观主不敢抗辩,只能站到一旁,眼睁睁看着若泉真人率领一众弟子飞向山外,满脸担忧。





一道道遁光飞出净泉观,如流星雨般划过夜空,往东飞去。





他们此去的目标,正是距离净泉观最近的一座道庭都坛。





小挪移阵多设在道庭治下的仙城,大部分道门宫观建造在仙城周围。





一来是道庭的意志,二来道庭挑选出来的地方都是最适合修炼的修行圣地。





此时此刻,若有人从天上俯瞰,便能看到夜色笼罩的道门双治,无数遁光交织,犹如一张大网,覆盖大地。





这些光芒就像一条条支流,正向着主脉汇聚。





……





治坛里。





诸真星散而去,仍有一些人留了下来,其中包括两位大真人。





授箓大殿的殿门缓缓合拢,真君传下法旨,便没有了声息。





两位大真人各自点了一些人手,一个向南、一个向北。





双方隔着授箓司对视一眼,唤出箓坛,跃走天罡,其他真人、道士围绕大真人,阵列开来,纷纷行法,随着大真人罡步指诀变换阵势。





远远望去,犹如两张时刻变幻不定的符图。





阵中不断传出大真人念诵的法咒,一道道神符在凌空浮现,被打向治坛各处。





‘轰隆隆!’





治坛内震动不休,四面八方接连有灵光迸发出来。





道道灵光在天上相接,最终经由两位大真人之手,向内合拢,合二为一,如同一个巨型法坛,悬浮在治坛上空。





类似的一幕幕同样出现在白石治。





……





在坐镇治坛的大真人忙碌之时,其他大真人已经带领诸真和道庭兵马赶赴城中的挪移大殿。





挪移大殿上空人影如云,黑压压一片,没有边际,城外不断有遁光向这里汇聚。





即使在道庭最危急之时,也没有过这么惊人的景象。





看似混乱,实则在道庭的引导下,传送有条不紊。





道庭双治,南北两端的仙城之中,不断有人影涌入。





如果将此界看作两块,一块陆地,一块大海。





四治便是位于陆地和大海的交界,占据陆地向外突起的一部分,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列。





北方要面临孽原的凶兽,南方则要面对海里的威胁。





即便凶兽很少主动攻击他们,道门也要防备鬼方国敲响鸣妖鼓,早有对应的布置。





双治境内,南北两端的仙城布局暗藏玄机,就是在防范这一天!





道庭大军浩浩荡荡,向这里进发,至于和鬼方国正面交锋的黄泉道,去的人并不多,反而有兵马被抽调去其他战线。





妖族大圣将大部分精锐调去了大圣府,防止道庭真君强抢鸣妖鼓。





至于黄泉道里的妖魔,驻扎在此的大军便能应付,他们不必主动进攻,只须结阵挡住妖魔,以防它们冲杀进入道门腹地。





只可惜,仓促之间,道庭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具山治的修士也通过宗坛得到真君法旨,知晓大变将起。





道庭难以兼顾,他们唯有自救。





好在,具山治的妖国也要自保,没有跟着鬼方国发疯,而且道庭并非全无布置。





鹤鸣山。





阴天宫不遗余力,开启宗门大阵,高手齐出。





星岛仙湖。





雷霆左府和雷霆右府皆爆发雷霆,震动八方。





……





荀真人独自一人,站在白石治北方的一处山顶,身后传来振奋人心的呼喝。





“卫我道门!”





“卫我道门!”





……





声震天地。





荀真人眺望北方,只见孽原黑云压城,夜色浓的化不开,妖气冲天,不由幽幽轻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这时,远处飞来一道遁光,在荀真人身后落下,现出一名外表年轻的道士。





年轻道士躬身行了一礼,语速飞快:“各城大阵皆已开启,互为犄角。诸位道友也都散出城外,尽可能接引凡人入城,只是……”





年轻道士面露不忍,艰声道:“兽潮将至,如果鬼方国不惜一切敲动鸣妖鼓,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凡人接进仙城……”





“尽人事,听天命。”





荀真人淡淡道。





此语听着冷酷,实为无奈之举。





事发突然,妖魔已经孤注一掷,道门尚且自身难保,又有多少余力拯救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