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日常瘸腿做事(第3页)
最左侧还有一个有专门灶膛的鼎锅,是用来煮粥熬汤用的,所以四口锅,只有三个灶膛。
她的个子如今才勉强够住灶台,要想炒菜,还很危险,不过旁边就有她一早准备好的木椅子只要不大动作,不
会出问题的。
她们祖孙二人的伙食非常简单,肖然拿出放在橱柜一个角落的小瓦罐,打开盖在瓦罐口的油纸,露出里面快要见底的猪油,只拿锅铲铲了拇指大一小块放进锅里。
拿出刚刚特意清洗干净放在水缸一角的嫩绿野菜,直接扭掉根,三两下将野菜扭成两截放进锅里翻炒了两下,铲到碗里备用。
灶屋小窗口就在灶台对面,距离特别近,和外面洗台是连在一起共用的一口水缸,煮饭煮猪食时用水很方便。
她转身拿起水中漂浮的葫芦瓢,往锅里舀了三瓢水,又去挖了玉米面和一些带点粗糠的米,用水洗干净米撇去上面的粗糠倒进煮猪食的锅里,这才把洗干净的米倒进锅里。
因为她身体的缘故,最近祖孙二人吃了不短时间的白粥,这些米是收租时收上来的,以往肖老太婆会留出大半去卖,剩下不好的、粗糠更多的米则会留着给小肖然冬天煮早饭吃。
在煮米时,她又去西屋一个背阴的角落里,拿了为数不多红薯当中的两个,回去灶屋将红薯扔进灶膛里。
巧妇难成无米之炊,家中也没别的吃食,她只能翻找到这些东西,何况肖然其实也不是个“巧妇”,她做菜,就只放油蒜姜葱盐,口味完全随菜缘。
等米煮开花,再把玉米面也倒进去不停搅拌,熬出一锅浓稠的玉米面稀饭,又把刚刚翻炒过一会儿的野菜倒进锅里随意搅拌了一下,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装盐的瓦罐里捏了两撮粗盐放进粥里,这一锅约莫有三大碗的有油有盐有米有面的浓粥就做好了。
肖然一瘸一拐走到灶膛前,把红薯埋进火灰里,将还未燃尽的柴火退出来放到猪食锅的灶膛里,等火烧尽,猪食也就热好了。
她拿葫芦瓢又在鼎锅里舀出一瓢热水出灶屋外,穿过堂屋去到街阴角落,那里放了一个木盆架子,架子上搭着一块洗得发白的帕子,中间放着一个木脸盆,盆架下方还有一个木盆,是泡脚用的。
她把水倒进脸盆里,又去水缸里舀出半瓢冷水倒进去兑成温水,才拿着葫芦瓢走到猪圈墙根,冲着山坡上弯腰劳作的肖老太婆喊:“婆婆,回来吃饭了。”
“哎,你先吃,我还有最后两根菜秧子,种完就回来了。”肖老太婆头也不抬,接着继续做。
肖然是最近两天才能拖着腿做些不重的杂活,知道以肖老太婆的“两根菜秧子”算,起码还得两刻钟,也就是半小时左右。
她也不闲着,就去堂屋搬了一个长条凳夹在腋下放到堂屋门前的街阴上,又搬了两个矮竹凳放在长条凳两边。
去灶屋拿了一个大一点的陶罐将粥都装了进去,一瘸一拐慢慢出灶屋将粥放在长条凳上,又回去拿了两个海口碗和一个大木勺两个小木勺。
等准备好一切,她回灶屋往锅里舀了一瓢水,用竹刷把把锅来回刷了几遍,直接手腕用力按住竹刷把,借着巧劲就将刷锅水刷去了隔壁猪食锅里,多少也是一点荤腥,猪吃了能长肉。
刷了两遍,她才把竹刷把放在一角沥水,用抹布把锅里剩下不多的水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