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山坳坳(第3页)
背着满满一背篓竹壳子回到家,肖老太婆也正好端着两碗稠稠的菜粥放在街阴中间的长条凳上,看她回来忙过来接过她的背篓道:“快去洗手洗脸过来吃早饭吧。”
肖然应了声,去鼎锅打了水,洗好回来肖老太婆也把竹壳子摆好了,正坐在矮凳上等她去吃饭。
今天还很早,前几日这个时候是
肖老太婆上山去捡竹壳子,肖然则是在家等她回来吃饭。
祖孙二人吃着饭,肖然道:“婆婆,下午下面那田就收拾干净了,我莫得啥事,你还有哪里要我帮忙的不?”
肖老太婆一边喝粥一边回想一下,半晌摇头道:“其他的我忙得过来,随你是去打猪草还是捡柴,就是莫跑太远了,我们这山多,野兽不少,不要进深林子去。”
肖然点头应好,喝完最后两口粥,又拿着半块煮好的红薯小口吃着,道:“这马上四月了,雨水要多起来了,我上午去打猪草,下午捡柴吧。”
肖老太婆偷偷看她一眼,没敢多看,又低垂着脸喝了两口粥,用木勺把碗里的刮干净,拿起剩余的半块红薯,祖孙二人相对坐着啃红薯。
肖然更快一些,吃完最后一口,就收好二人的碗筷,去灶屋洗干净,等她出来时,肖老太婆早已经扛了锄头去到田里,家里的五只鸡也咯咯咯跟在她后面捡虫吃。
肖然拿着镰刀顺着地坝下的田坎继续向山下去,穿过一小从竹林,看到山坳下有个深沟,潺潺的溪水声在静悄悄的山坳里特别动听,她顺着略微有些陡峭的山路向下走了快半刻钟,来到河沟边。
河沟并不大,也就一丈来宽,是山上的暗河往下流水,日积月累冲刷出一条全是石床的河沟,在河沟两侧,长着大片大片的水芹菜,靠近河床的荒地里,还有数不尽的嫩绿野菜,肖然挑着老的一些割了放背篓,刚好能吃的就割了放一旁堆好,没过多久,她就割了满满一背篓,约莫二十多斤的样子,看看日头,还在山顶,离中午吃饭还早,就放下背篓走到河沟里去。
里面并没有积水,而是一股成人手臂粗细的山泉水一刻未停过,始终在流淌着。
下到河沟里,肖然脱了鞋放在一块干燥的石头上,卷起裤腿踩在有水流动的河床上,顺着河床的石头,小心翼翼往上攀爬,爬上一块大石头,来到上一层的石梯上。
这块石梯并不平,还有一块低洼之处,像是泉水冲刷出的一个长约两米宽一米的大坑,里面灌满了泉水,还有许多从山上冲下来大小不一的石头。
肖然站在水坑里洗脚,如今三月底的天气,还很是凉爽,深山里的泉水更是冷得刺骨,肖然洗了脚赶紧离开水坑,突然,她就看到一块石头下露出一截爪子。
肖然顿时睁大眼,左右看了看,捡了一块她手掌一般大的小石头,对准那块石头,直接砸了下去。
顿时噗通一声,小石头掉进水坑里,溅出一大片冷水,肖然胸口立马湿了一片,她倒吸一口冷气,也顾不得衣服,赶紧掀开被砸的石头,就看到三只小螃蟹静静趴在水中一动不动。
她伸出手夹着一只螃蟹的背,小小的一只螃蟹比她的眼睛大不了多少,此时八只爪子往下垂着,一看就知道是被砸死过去了。
肖然顿时喜笑颜开,来了这块一月了,肚子里除了粥就是野菜,要不就是红薯,少有的油星就是每餐炒菜的一小块猪油,嘴里早已淡出个鸟来,看到这个螃蟹真是恨不得直接塞嘴里嚼吧嚼吧吞了。
好歹她还有些理智,知道这样吃根本没味道,于是乐呵呵地找了几根茅草,小心绑好三只小螃蟹,就又在河沟里寻了起来。
这条河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山下,汇聚成一条宽两三丈,深一米左右的小河流,山下村民土地的灌溉,一直就是靠这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