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小村姑姑娘你好啊

第六十二章:我服了!(两章合一)(第2页)

 一看是一背篓猪草,感觉一头雾水。

 肖然接下猪草,对肖老太婆道:“婆婆,李婆婆叫我们下去吃饭,晚上就不在家吃了,你快收拾收拾把猪喂了,我去把猪草洗出来剁好。”

 她单手拎着猪草往东屋后洗台走去,把李金来眼珠子差点没看出来。

 “啊,是我们家的猪草啊,你个死女娃

子,喊你金来哥背干啥子!哎呀,金来银来宝来,快坐,婆婆去给你们端水喝。”

 肖老太婆给兄弟三个拿了一张矮条凳,让他们坐下,就去灶屋边锅把凉开水热一热,又泡了红糖,舀出来放陶罐里,拿了四个打磨得很光滑的竹筒杯子出去。

 自从这个孙女来家后,家里就再没喝过凉水,水都是烧开放瓦罐里,要喝的时候直接就能喝。

 (以后热水锅叫鼎锅,煮饭锅叫边锅,猪食锅就是猪食锅,中间炒菜叫中锅)

 兄弟三个还乖乖坐在矮条凳上,肖老太婆一人舀一碗红糖水,水温她热得正好,不会烫嘴。

 三兄弟甜滋滋地喝着糖水,肖然刚洗好猪草走过来手里就被肖老太婆也塞了一杯。

 肖然看看肖老太婆空空的手,把自己这杯塞给她,“你喝吧,我去拿碗喝。”

 肖老太婆要推拒,肖然直接就撒手,竹筒杯险些没掉地上去。

 她也不管肖老太婆,径直去灶屋拿个海碗,出来看到肖老太婆坐在凳子上喝着糖水,一边还在问三兄弟够不够,再喝一碗啥啥的。

 肖然自己去舀一碗也坐在平时坐的矮凳上喝着,还别说,以前感觉红糖水也就一般般,如今再喝,感觉真好喝啊。

 她眯起眼睛,喝完碗里的,去把瓦罐里的糖水给三兄弟和肖老太婆都分分,一人分了半杯左右,抱着瓦罐对四人道:“赶紧喝了,把杯子给我,我去洗。”

 李金来对肖老太婆时还笑着,转脸对肖然依旧是脸臭臭的,活像肖然欠他百八十万一样。

 肖然也不鸟他,这个年纪的男孩性子别扭,越搭理他他反而越来劲。

 不过好在这小子还算懂事,两口喝完一抹嘴就把竹筒杯放瓦罐里,就是那傲娇的表情特别欠抽。

 李银来和李宝来也都把杯子放进来,对肖然傻傻一笑。

 她自然也回他们一笑,又把李金来给气鼓了腮帮子。

 “你们先回去吧,我和婆婆收拾收拾,待会儿就去你们家吃饭去。”

 肖然抱着瓦罐去灶屋,三来也站起来,对肖老太婆恭敬一拱手:“肖婆婆,那我们兄弟先回去了,您记得来哦。”

 “好好,你们路上当心啊,别再带弟弟去玩儿水晓得不?”

 李金来羞愧地低下头:“我晓得了肖婆婆,那我们走了。”

 肖然出来时,三兄弟已经离开,甩甩手上的水,道:“婆婆,我们要带什么东西去李爷爷家吗?”

 这真是把肖老太婆给难住了,提前也不知道李家要请她们吃饭,这突然说的,也没来得及买什么东西,哎!

 “我们家现在只有肉和米了,这些李家都不缺,没啥子可以带的了。”

 肖然突然就想起那些坛子,前几天她身体大好,肖老太婆终于让她吃了个腌柿子,那酸酸甜甜得口感,她感觉口水有些泛滥,吸溜着口水道:“婆婆,不如把柿子带几个,他们兄弟几个肯定喜欢吃。”

 这边柿子树并不多,她们家还是以前肖良松在别的地方搞来的五颗柿子树苗,就是可惜只活了一棵,如今种在洗台后面的田坎上。

 每到秋天,满树的柿子金黄,肖老太婆总会在它们还未完全成熟时打掉大部分腌在坛子里,等能吃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一文两个跟受人欢迎。

 这还有最后一坛子是肖老太婆留着给小肖然平时打牙祭的,不过现在都便宜了肖然。

 肖老太婆迟疑道:“这,这也太寒酸了吧。”

 “婆婆,不寒酸了,我觉得李爷爷家又不差吃的,何况这本来就是别个为了感谢我们才请的吃饭,你又带贵重东西去,别个反而心里有负担。

 你想想,你本来请了杨祖祖帮忙,人家帮了你,你要请他吃饭,最后杨祖祖带着一包粮食来吃,你心里舒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