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各路讨董势力的出现!(第3页)

 檄文中痛斥董卓残暴,详细列举了其罪行,并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 

 “董贼废立天子,残害忠良,其罪滔天!今吾曹操虽不才,愿率陈留子弟,与天下同仇敌忾,共讨国贼!” 

 檄文一出,陈留震动。 

 无数青壮纷纷响应,投奔曹操麾下。 

 短短数日,曹操便聚集了数千人马。 

 “东郡太守桥瑁来信,愿与我们联手。”谋士递上一封书信。 

 曹操展信速读:“好!河内的袁本初也已自表车骑将军,发布讨董檄文。如此看来,反董之势已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远在徐州的陶谦也在暗中行动。 

 作为徐州牧,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徐州的局势。 

 “陶公,冀州刘虞、陈留曹操、河内袁绍皆已发檄讨董,我徐州当如何?”一名幕僚询问。 

 陶谦沉思片刻,缓缓道:“董卓之祸,殃及天下。我徐州虽远在东南,但也不能坐视不理。传令下去,调集各郡兵马,准备西进!另外,拟一份讨董檄文,明日发布。” 

 幕僚领命而去。 

 次日,陶谦的讨董檄文传遍徐州。 

 作为一州之牧,他的号召力非同小可。 

 很快,徐州各郡兵马纷纷响应,开始向州府集结。 

 “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朝纲。我陶谦虽才疏智浅,亦不能坐视国贼猖獗。今率徐州兵马,愿与诸君共讨国贼,以安汉室!” 

 就这样,以袁绍、曹操、陶谦、刘虞为首的四大反董势力迅速崛起,如同四颗璀璨的明星,在这个乱世中熠熠生辉。 

 一时间,天下震动。 

 各方势力纷纷响应讨董檄文,或明或暗地开始行动。 

 有的在暗中积蓄力量,有的则公开表态支持讨董。 

 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地方官员,也开始暗中联系反董势力。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董卓依然如无事人一般,继续着他的残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