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启程回京(第2页)

 随着一声洪亮的钟声,储君考核的评选大会终于在御前拉开帷幕。

 宫人们将誊抄成册的治水情况说明,一一分发给在场诸位。

 光从治水的情况来看,其中昭王次子宁永逸所用钱、粮最少。

 而人力调配方面,明显坐拥平王军的小平王宁明武更胜一筹。

 总用时长来看,柯王世子宁闻友用时最短,但这和他挑选之地距离京城最近也有关系。

 灾后恢复方面,靖王世子宁靖言做得最为妥善。

 待众人看罢手中的册子,便是各抒己见的时间。

 第一个开口的,自然是傅丞相。

 “太子乃国之重器,当心怀天下,方可定国安邦。臣私以为,靖王世子治水前便将灾后重建事宜记挂在心,谋定而后动,大大提升了灾后重建的速度,使得百姓少受颠沛流离之苦,实乃大智慧也。”

 威远将军却不这么想,轻哼一声辩道:“可臣看来,这治水和咱们行军打仗大差不差。调兵遣将,才是帅才应当做的事儿,小平王对于人力财物的调配迅速、果断,这才有了治水一事的顺利。光这一点,臣就举荐小平王。”

 而户部尚书则拿着算盘打得啪啪作响,随之笑道:“臣是俗人一个,只知道这天下百姓求的就是一个温饱,国家更是如此,还得口袋里有粮了,心里才能不慌。所以,谁以最少的银两完成治水之事,臣便举荐谁。”

 言下之意,便是看好昭王次子宁永逸了。

 三人说罢,群臣也各自说了看法,甚至还有人各执一词吵起来的。

 金銮殿上,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可作为主判官之一的叶御史,却一言不发。

 盛武帝见状,不由点了点叶御史,“叶爱卿为何一言不发?”

 叶御史一脸失落,起身朝着盛武帝行了个臣礼,言简意赅地答话:“回圣上,微臣只是觉得要论治水之功,昭王世子宁云逍当居首位。”

 宁云逍之死,满朝皆知,是以很多人看到宁云逍的部分直接略过,连看都未曾看过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