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司马懿献计(第2页)

 此战魏延四万骑军损失三万,后来在追杀魏军时,魏军被杀一万,投降一万,加上之前投降的两万魏军,合计魏军共投降三万人。

 丞相将投降的三万魏军打散后分到各营,然后从中抽调三万人马补充给魏延。

 魏延见状大喜过望,他深知这是丞相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与信任,当即拱手称谢,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忠诚。

 然而,对于魏延先前的违抗军令、损兵折将之事,丞相诸葛亮并未给予任何奖惩。他深知魏延性格刚烈、勇猛善战,但同时也易于冲动、不顾大局。

 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为高明的处理方式——功过相抵,既保留了魏延的斗志与勇气,又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魏延对此心服口服,再无异议。

 丞相诸葛亮又下令魏延率五万人马和十万民夫负责洛阳城东北角的栅栏和高台的修筑事宜,姜维率五万人马和十万民夫负责洛阳城东南角的栅栏和高台的修筑事宜。

 赵广和彭轩率神箭军两万人及龙军两万人和十万民夫一起负责洛阳城西南角的栅栏和高台的修筑事宜,田英率麾下六万人马和十万民夫一起负责洛阳城西北角的栅栏和高台的修筑事宜。

 而段旭率领鹰军两万人负责保护蜀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所在的中军帐的周全。

 而在洛阳城内,燕王曹宇的府邸内,气氛却显得异常沉重。

 燕王坐于主位之上,眉头紧锁,两侧的大都督司马懿、冠军将军文钦以及曹爽、司马昭、夏侯玄等一众将领则是低头沉思,无人言语。

 面对蜀军的步步紧逼和城外正在加紧修筑的栅栏和高台,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军节节败退,从长安退至洛阳,蜀军又故技重施,修筑栅栏和高台围困我城。”曹宇长叹一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将闻言更是低头不语,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与残酷。

 然而,就在这时,文钦站了出来,他拱手道:“燕王殿下,贼军势大,但并非我等不尽力。徐盖将军被擒、函谷关失守,皆因蜀军高台之利与诸葛连弩和投石车等武器之强。然我军亦非毫无胜算。”

 司马懿闻言微微一笑,他深知此刻正是自己展现智谋之时。于是,他缓缓开口道:“燕王殿下,我有一计可破蜀军。”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洛阳城不同于函谷关之险要,但其广袤之地与庞大的人口,却是我们可资利用的优势。”司马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缓缓分析道,“洛阳城占地面积约四百五十万亩,这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我们抗击敌人的坚实壁垒。”

 “城内人口众多,原有居民加之从各地迁来的百姓,总数已逾五十万。这股力量,若能妥善利用,将是我们反击蜀军的关键。”

 他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这一信息,随即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组织城内的百姓,进行武装训练,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