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顾雍献策(第2页)
群臣闻言,纷纷脸色大变,点头认同太常程秉的分析。
孙权面色一黑,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在理,事已至此,我们该如何应敌呢?”
丞相顾雍拱手道:“陛下,微臣认为,东吴应从后方抽调三路大军,分别支援青州、徐州和交州,方才有可能抵御敌军。”
孙权眉头紧锁,问道:“哦,丞相认为三路大军的统兵将领,谁可担此重任?”
此时,东吴的重要将领都已经在前线御敌,孙权麾下可谓缺兵少将,他正为此事发愁。
顾雍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微臣推荐陛下的三子孙和公子为主将,吴景将军之子,扬武将军吴奋为副将,陆瑁为谋士。从扬州的建安郡、庐陵郡、临海郡紧急抽调十万兵马,北上支援青州的守将鄱阳郡太守蒋壹和临川郡太守凌封。青州的治所临淄城内还有八万守军,加上这十万人马,合计十八万大军。临淄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十八万大军完全可以守住临淄城。”
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孙权微微颔首,示意顾雍继续往下说。
顾雍接着道:“至于徐州,微臣推荐陛下的四子孙霸公子为主将,鄱阳太守周鲂为副将,王惇为谋士。从荆州的桂阳郡、零陵郡和武陵郡紧急抽调十万兵马,向东支援徐州。徐州治所下邳城内,吴郡太守张承、庐江郡太守步骘和新都郡太守全怿统领十余万兵马镇守。下邳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有了这十万兵马支援,徐州无忧矣!”顾雍越说越兴奋,群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孙权颔首表示认同,接着催问道:“至于交州,丞相又有何高见?”
顾雍转头望向程秉,微笑道:“既然程大人注意到了交州的安危,想必他已经想好了领兵的将领。”
吴主孙权和群臣的目光瞬间都集中至太常程秉身上。
程秉早已胸有成竹,拱手道:“丞相大人,我朝有一员上将还未起用,如用此人为将,交州应该无忧。”
顾雍故作不知,问道:“哦,是谁?”
程秉微笑道:“镇南将军、番禺侯吕岱。”
群臣听闻程秉提到的将军是吕岱,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孙权也微笑着颔首表示同意。
原来吕岱此人是广陵海陵人,出生于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早年担任郡县的小吏,后因躲避战乱而南渡,投靠了吴主孙权。孙权册封其为吴郡郡丞,由于政绩出色,深得孙权赏识,被征召至府署担任录事一职,不久升任余姚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