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接风宴(第2页)

此时,司马懿率领剩余的步卒押运着攻城器具,缓慢地向临淄城进发。而魏延等将领则率领麾下的兵马,在距离临淄城南城门外三里处安营扎寨,静等司马懿的人马到来。

因此,诸葛瑾的战船在淄河中顺流而下,犹如一支疲惫之师,没有任何阻拦而平安到达临淄城外的水域。

然而,这些曾经威风凛凛、坚不可摧的水上堡垒,此刻却千疮百孔,遍体鳞伤。船板被投石车抛掷的巨石砸得破碎不堪,有的地方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那是火油与火焰肆虐后的见证。

战船上的旌旗,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鲜艳,被烟火熏得乌黑,无力地垂挂在旗杆上,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战败的哀伤。

船上的将士们,一个个衣衫褴褛,满面尘土,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沮丧。他们或站或坐,有的低头沉默不语,有的望着远方发呆出神。

昔日的英勇与豪情,此刻已被无尽的失落所取代。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仿佛这场战败是他们无法抹去的耻辱。

诸葛瑾站在旗舰的甲板上,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他的面容憔悴不堪,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痛。他望着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知道,这场战败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更是一次心灵上的重创。

当战船缓缓靠近临淄城的北城门时,城头和城门外的守军看到了这一幕,都不禁为之动容。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狼狈的大将军和如此破败的战船。

战船上的将士们一个个垂着头,没有了往日的昂首挺胸,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羞涩和愧疚,仿佛不敢面对城中的父老乡亲。

诸葛瑾下令战船靠岸,将士们陆续下船。他们的脚步沉重无比,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自己的心上。

他们默默地走着,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声和水声在耳边回荡。那风声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的哀伤,那水声仿佛在为他们奏响一曲悲凉的挽歌。

当他们走进城门时,吴奋率领的守军们自发地列队欢迎。尽管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战败的归来,但他们仍然用尊重和理解的眼神看着这些英勇的战士们。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仿佛在说:“你们虽然战败了,但仍然是我们的英雄!”

诸葛瑾走在最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他知道,作为大将军,他不能倒下,他必须坚强起来,带领将士们走出这场战败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