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告别
宋青书终究不是项羽那种坑杀大量降卒的残暴性子,在和霍青桐、耶律南仙等人商议后,宋青书最终做出安排,在剔除掉一些心怀不轨的危险分子,杀鸡儆猴后,六万蒙古将士,两万被完颜陈和尚带回金国,金蒙交战多年,想来能合理利用,三万士兵将被宋青书带回南宋,虽然两国文化理念差别大,但南宋在骑兵马匹这方面太差,带回这些优秀兵种,能将这些人的价值最大化利用,至于剩下的一万士兵,则留给了西夏。
西夏这两年变故频生,劫难不断,尤其是蒙古铁骑的摧残,即使李清露等人不断维护,可在民生方面还是凋敝了不少,急需于一大批苦力辛勤劳作,并非宋青书吝啬,不愿多派些“苦力”,主要是西夏的疆土距离蒙古大草原很近,担心被俘虏的士兵生出异念,故而对人员有所限制。
解决完俘虏的分配问题后,宋青书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花了三天时间就接近了西夏都城兴庆府,掌管大权的木婉清早就得到了消息,和极少公开露面却地位崇高的太妃李秋水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宣告整个西夏无条件投降于宋青书,毕竟不可一世的蒙古都输得那么惨,三十多万大军尸骨无存,就还剩下几万怕死的俘虏,面对携带煌煌大势前来的宋青书,他们小小西夏如何敢抗拒,自然是自保为先,反正之前已经向蒙古投降过,如今臣服于更为强大,风评还略好的宋青书,西夏上下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宋青书对西夏的识趣甚是满意,“坦言”如果西夏不投降,基于南宋的立场和前些年的仇恨,自己可能会施以强硬手段,但既然你们的皇后和太妃如何识趣,在那场大战中你们的太子妃和公主又“迷途知返”,立下了大功,那么自然可以和平些。
在西夏臣民惶恐不安胜于期盼的等待中,齐王宋青书与统领他们的皇后、公主等人经过了两日协商,最终确定了章程——西夏无条件投降于宋青书,须派质子前往南宋,南宋亦将派一批官员前往西夏视察,但只起监控作用,不改变西夏原本的制度和体系,贵族、高官的地位不会有太大改变,偌大疆土仍交由皇后等人治理,宋青书若要调用西夏的军队资源,须无条件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