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带投大哥辞官,吴侯大战张公(第2页)

 “荒谬至极!”张纮大吼道:“张青在我江东不过一小小的从事,怎会有如此大的本事?你倒是瞧得起他!”

 顾雍也站了出来:“子明所言,令人匪夷所思,若无明证,我等可是要为张公打抱不平了!”

 “当然有!”吕蒙道:“大都督暗使丁奉诈降,为了取得曹丕的信任,密令张青诛杀丁奉!”

 张纮道:“你的意思是,张青杀了丁奉!”

 “没错!”吕蒙点头。

 张纮道:“这不恰恰说明张青对我江东并无二心吗?”

 吕蒙摇头:“是他识破了大都督的计谋,这才杀了丁奉,这是将计就计!”

 张纮追问道:“那又如何害我江东的?”

 吕蒙说:“假借退兵之名,引我江东劫营!”

 “荒谬至极!”张纮道:“你这分明是血口喷人!”

 吕蒙摇头:“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对我江东了如指掌?只有他张青!”

 顾雍摇头:“大都督打了败仗无处推脱,想让张青背锅?这口锅可太大了吧?”

 吕蒙立刻将一封小册子呈给孙权:“这是暗查司整理的所有线索,足以证明张青从入曹营时就背叛我江东,且一直在暗害江东!”

 孙权打开小册子查看。

 里面记录了张青的过往,判定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给他打上了一个投降派的标签。

 张青反江东是因为周瑜要杀他这个投降派。

 因此张青怀恨在心,入曹营后躲到了蒋干身后出谋划策。

 到许都后,又投入曹丕麾下,助曹丕立功。

 南海城之战,也是张青多次识破了周瑜的计谋。

 孙权看后将小册子交给了张纮、张昭和顾雍查看。

 张纮摇摇头:“文章写的不错,但这些都是推测,没有任何证据!”

 顾雍摇头:“有理无据,恐难以取信他人,且张青若有如此大才,又岂会在我江东担任一名小小的从事?”

 孙权的目光望向了周瑜:“公瑾,这是吕蒙自己的猜测,还是你的授意?”

 吕蒙立刻说道:“主公,这是我自己的猜测!”

 周瑜道:“启禀主公,我的确对张青有所怀疑,但并无明证,丁奉因我而死,此战因我而败,无可推脱!”

 孙权点点头,目光望向了张昭:“张青的确对我江东了如指掌,但张公同样对张青了如指掌!”

 张昭被迫站了出来:“主公!”

 孙权问道:“张公,您说说看,孟义是否暗害我江东啊?”

 张昭摇头:“老臣不知!”

 “你不知道?”孙权不解的望着张昭。

 张昭点头:“老臣不知道!”

 孙权又问道:“我只问张公一句话,张青有没有背叛江东?师父只需要说有或者没有!”

 张昭摇头:“我若说有,却无实证,便是害了侄儿。我若说没有,但张青的确有嫌疑,岂非包庇?”

 吕蒙道:“张青本就是投降派,其心可诛!”

 “哈哈哈!”孙权笑了。

 张昭又说道:“老臣自入江东以来,便与大都督共事,先后辅佐先主和主公,赤壁之战前,我同张青等力谏主公投降,我叔侄二人都是投降派,若投降派有罪,老臣自当一死!”

 此言一出,张纮和顾雍的脸色都白了。

 投降派,岂止张昭叔侄二人啊!

 江东文臣,大多力主投降。

 他们也难逃一死。

 张纮和顾雍也跪在了地上:“主公……”

 孙权摆手打断了两人的话,而后道:“师父这些年对江东做所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人有过错,师父也不会有过错!”

 张昭跪地:“若主公不杀老臣,请恩准老臣辞去所有官职,以平息军心!”

 周瑜摇头:“主公,此战罪责在我,与张公无关,请革去周瑜所有职位,裁撤暗查司!”

 孙权摇头:“先兄曾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你二人都要辞官吗?”

 这一瞬间,吕蒙人麻了。

 他的本意不是推脱罪责,而是让主公谨防张青。

 可现在,却成了文武相争,导致张昭和周瑜同时辞官。

 就算孙权不说,所有的罪责,恐怕都已经落在了他的身上了。

 张昭摘下了官牌,跪在地上向孙权磕头,而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