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若有所思(第3页)
“太师之功,远超秦汉。就算是高祖复生,也不过如此啊!”
二人专门捡好听的话说,乐得董卓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董卓取出一封奏章,冷声道:“曹操这厮,实在是可恶啊!他这么做是要把孤置在炉火上烘烤啊---”
李儒、贾诩看过,点头称是。
“文和,你有什么好计策?”董卓问。
“太师,曹操这一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太师您挟天子以令诸侯,既然曹操这么主动,那就给他诏令,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率军讨伐便是了-_”
贾诩话一出口,董卓连声称好。
“曹操要不从命,那就是抗旨,到那时看他如何给天下人交代。哈哈,我有文和,如高祖有子房啊--?
“太师过奖了!”
贾诩拜了一拜,一双眼睛射着狠毒的光,令人不寒而栗:“太师,臣还有一计,可趁机铲除不臣者。”
“哦?”
董卓双眼放光,示意对方快讲。
“但有不从,一律格杀!”
关中大旱,西凉军团本就缺粮,贾诩这一做法实在是太好了!
只要再稍加煽动,那些被杀的世家就会把这股怨恨转移到上表要求讨伐逆贼的曹操身上,真是一举两得!
“文和啊,人都说你是毒士,在孤看来,你才是大大的忠良啊!”
“臣是忠良,太师更是忠良。”
君臣二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各自散去。
次日一早,董卓令人广发请帖。
收到帖子的都是世家大族,他们收到帖子的刹那,纷纷派出家丁打探。
毕竟董卓此人权倾朝野,且喜怒无常。
平日里大臣出言不逊,被斩杀者不计其数啊---
其中一些个性悲观的大臣甚至在赴宴前就替自己买好了棺材,给妻女提前作别,搞得哭哭啼啼,悲悲戚戚---
司徒府。
一名头戴通天冠,身穿朝服的男子站在府中,对着清冷的月光长叹。
老者面容清癯,雪白长须及胸,伫立在庭院中,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只是双眉紧缩,像是有天大的烦心事---
叮当!
环佩响动,一名女子走了出来。
女子年方十六,姿容绝丽,气质动人,就连天边的明月与女子的姿容相比也有些黯然失色。
“貂蝉,你来做什么?”
王允回头,盯着义女貂蝉问。
因此女姿容绝丽,王允为免其被不良子弟窥伺,通常不许貂蝉随意走动,以免惹来祸患。
“义父,孩儿见您日夜忧愁,想为义父献上一曲。”
“好吧!”
王允本就心烦,索性听上一曲。
貂蝉十指飞舞,柔和的乐曲如清泉流淌,一曲弹完,王允的心情好了许多。
“不知道义父为何烦恼?”貂蝉眨着明媚的眼眸问。
王允道:“董卓要大宴群臣,怕是又要血流成河了。”
每次聚会,董卓杀王公贵族如屠狗,王允为此忧心忡忡,预感到这次聚会不简单。
貂蝉皱着眉头,半晌道:“义父,董卓如此凶悍,何不趁机离开?”
“你有所不知,我身为汉臣,当竭力图谋复兴。如果一走了之,该如何是好?”王允纵然满腹经纶,但也无计可施。
“义父,孩儿听说南方有一皇帝,年少英武,在虎牢关前曾经大败吕布,视天下英雄如无物!义父何不前去投靠?”
貂蝉话一出口,王允的脸顿时变了:“住口!我为大汉司徒,岂能投靠逆贼?”
貂蝉默不作声,只是跪了下去,拽着王允的衣袖道:“义父,董卓乃虎狼之臣,总有一天要杀光朝堂的汉臣。古话说得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义父要早作决断才是啊---”
说着,貂蝉眼泪直流!
她自幼被王允抚养大,视其为生父,不想其死于乱臣之手。
这个道理貂蝉知道,王允又何尝不知道。
他也曾经多方联络重臣,谋划刺杀董卓,却没有人响应。
如今董卓又要大开杀戒,王允忧心忡忡,无计可施---
“义父不听孩儿之言,孩儿只有焚香祈祷,但愿义父能平安归来。”貂蝉说完,抱起素琴回了内室。
王允盯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