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诸葛无言(第3页)
龙行虎步,器宇不凡,此子必将称雄天下!
诸葛亮第一时间做出了判断。
只是,他从言语上还要压过对方一头,才好坐地起价。
“陛下不愧是一代能手,竟然能制造出如此精妙的连弩,可惜---”诸葛亮话说了一半,打住了。
项龙明白弦外之音,笑道:“我知道先生想说我重视奇技淫巧!但我看来,这些奇技淫巧才是根本!”
“哦?”
这个观点十分新颖,诸葛亮忍不住好奇道:“为何这样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好的工具,又如何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陛下,可这连弩不是工具,是杀人利器!君王当以仁义为先---”诸葛亮抓住对方漏洞,反击道。
“卧龙先生熟读史书,岂不知道仁义不过是一张表皮罢了?春秋无义战,唯有权谋才
是根本!”项龙直接戳破了儒家仁义的外皮,让诸葛亮为之一怔。
历代君王多虚伪,羞于谈论利益、权谋。
总要披上一层仁义道德的外衣!
项龙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倒让诸葛亮耳目一新。
“陛下所言有些道理,只是这工具如何能发展生产?”诸葛亮又举起连弩,质问对方。
项龙微微一笑,转头道:“把曲辕犁、铁锄头取出来。”
暗影卫士取出曲辕犁、铁锄头,摆放在大堂上。
诸葛亮精于制造,一眼就看出这曲辕犁比汉代的铁犁高明了不知多少倍,用来耕作效力倍增啊。
还有着铁锄头,形势独特,一锄头下去尘土飞扬,能挖出一个尺许深的坑来。
用这种铁犁、铁锄头,农夫耕作事半功倍,岂不是发展了生产力?
诸葛亮心中暗自赞了一句,表面上却道:“君王当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先生怕是有些孤陋寡闻了!寡人早在占据汝南、颍川郡之后就大力发展官学,不拘一格选拨寒门士子---”
“这---”
诸葛亮面上一红,只是心高傲,不肯轻易服软:“话虽如此,但我不过是一山野村夫,不堪大用,陛下请回吧---”
项龙起身,没有离开,而是从书架上取出一封竹简来:“山野村夫也会读战国策?先生胸有大志,常常自比管仲、乐毅,我看也不是甘心老死于窗下,一事无成的腐儒啊---”
说完,项龙霍然起身,用深沉的目光盯着诸葛亮道:“在下甘冒风雪,不远百里而来,先生一而再、再而三避而不见!但在下赤诚之心,发自肺腑。先生是否愿意跟随寡人共谋大业,一言可决!”
说完,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项龙、诸葛亮四目相对,长身而立。
门外,徐庶捏了一把汗!
他觉得项龙这一做法太过冒险了,应该言辞恳切,打动对方才是,为何一下子把诸葛亮逼到了一言而决的地步?
万一诸葛孔明不答应,岂不是前功尽弃?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上又开始飘雪。
鹅毛大的雪花静静落下,屋外寒风凛冽,数十名暗影卫士被雪花覆盖,成了冰雕。屋子里温暖如春,项龙、诸葛亮打量着彼此,沉默得如同雕像。
只有屋子里的火苗呼呼乱窜,给这寒冷的冬天增加一些暖意---
“请问陛下,天下是谁的天下?”诸葛亮突然开口道。
“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
项龙掷地有声的说。
诸葛连一听,不禁嘲讽一笑:“陛下若真是仁义之君,为何不上表称臣,臣服东汉,却偏偏要大动刀兵,生灵涂炭?”
“哈哈---”
项龙突然指着诸葛亮,大笑道:“卧龙先生一代人杰,怎么也会提这种问题?东汉之所以爆发黄巾起义,还不是朝廷弄得民不聊生?”
“寡人不是东汉臣子,不需要臣服于一个腐朽的朝廷!何况仁义二字,寡人所作所为,先生难道看不见吗?”
“先生口口声声说自己有大才,寡人看来如果只有这些口舌之利,那也就罢了!”项龙逐一批驳,诸葛亮瞠目结舌。
空气一下子沉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