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怒杀贼寇(第2页)
噪,聚集在一处冲击。许褚手持钢刀,左右砍杀,一路鲜血激射,狂飙突进。
起初,这群贼寇还抵挡一下,但看到同伴稻草一样的倒下,他们内心惊恐,不敢恋战,纷纷后退。
“做什么?”
一名大将策马冲出,约束部队。。
贼寇停了下来,望着头领鲍信、袁遗。
二将自从落草为寇之后,心性大变,视百姓如猪狗畜生,随意砍杀。
如今“五三七”见一名少年拦路,不禁起了杀心。
“好一个强壮的少年,挖出心肝炒来下酒,应该不错!”鲍信举起战刀,一双怪眼射着阴狠的光。
他策马出阵,身后跟随着一群手持铁枪兵。
这群士兵都是黄巾贼寇出身,非常凶悍狡诈。
此刻跟随在鲍信身后,山呼海啸般朝许褚冲杀过去,试图凭借人数优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许褚冷笑一声,策马冲锋。
他的速度极快,就像一道闪电笔直的切入军阵之中。
“啊---”
一声惨叫,两名贼寇人头落地。
鲍信吃了一惊,正要喝令手下聚拢来,这时许褚疯虎一般冲了过来。
长刀一扫,划破了十几名贼寇的战甲,血如泉涌,纷纷落马。
“去死!”
鲍信鼓起勇气,从斜刺里杀出,准备攻其不备。
不料许褚虎吼一声,鲍信被对方的杀气震慑,手上一慢,被许褚一刀连头带肩劈成了两段,内脏流了一地。
袁遗大吃一惊,指挥军士跟上。
许褚一刀横扫,刀浪席卷,残肢断臂、人头滚落在地,宛如地狱杀神一般。
袁遗手下的大多都是贼寇出身,缺乏严格训练,遭遇袭击之下惊慌失措,策马狂奔,早就把他这个主将撂在一边儿了。
许褚策马追上去,没费多少功夫,手起刀落,一蓬血雨飞洒,袁遗的人头飞上半空---
“杀!”
许褚举刀向天,贼寇们吓得跪地投降。
“陛下,末将不辱使命,斩杀袁遗、鲍信,现将人头奉上!”许褚说着,献上了二将的人头。
项龙扫了一眼,大笑:“仲康不愧为猛将!破贼有功,赏亭侯,食邑一百户!”
许褚眼睛一亮,激动抱拳:“多谢主公!”
尽管只有一百户食邑,但自己初来乍到,一战封侯,可谓风光之极了。
“陛下,这些贼寇如何处置?”许褚请示道。
“去查一下,凡手上沾染鲜血者一律格杀勿论!”项龙道。
许褚叫过村民,询问明白之后,将一千多名贼寇斩杀了九百人,只有数十名贼寇老弱病残,充当火头军得以幸免。
消息一传开,天下震动!
长安城。
一个朱漆大户人家,一名年近五旬,花白头发的老者听说了这一消息,激动不已。
“想不到天下竟然有如此仁义的君主啊---”大儒蔡邕激动的说。
“父亲,这些贼寇草菅人命,该杀!”
一名时年十五六岁的美艳女子从屏风后转过来,低声道。
她不是别人,正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年方十六七岁,正好与京城名门卫家定亲,只是还未过门。
她虽然待字闺中,但时常与士大夫们交流、谈论时事,并非一般女子。
蔡邕看了女儿一眼,目光中满是赞赏。
“父亲,我听说大楚皇帝文武双全,只恨未能亲见啊---”蔡文姬心旌摇荡道。
平日里士大夫聚会,她经常听人提起楚皇项龙的名字。其虎牢关前战群雄的事迹令人心驰神往,无限仰慕。
加上大楚开科举,打破门阀制度,为天下寒门士子提供了晋升之道。发展农桑、手工业,百姓们大多扶老携幼,前往楚地。
以至于困守长安城的董卓不得不下戒严令,严禁百姓逃离……
这一切都让蔡文姬神往不已---
“大楚皇帝陛下年少英武,天下景仰。可惜,我受董太师厚恩,无以为报啊---”蔡邕抚摸着胡须,感慨道。
“父亲,董太师对您的恩情是小,天下是大。”蔡文姬语出惊人,蔡邕不等她说完,急忙掩住女儿的嘴道。
“不可乱说,恐怕遭遇灭族之祸!”
“父亲,如今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