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商税(第3页)

 渔村的后生现在抢手得很。

 小鱼爷爷去地里看茂盛的红薯藤,眼眶发红。

 “好啊,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就是死了,老头子也满足了。”小鱼爷爷擦拭着眼泪。

 “爷爷。”

 小鱼爷爷转身,见孙女荡着灿烂的笑容招手。

 “哎。”

 京城,户部。

 李尚书看着这一年的赋税,看到岭南的时候,李尚书有些诧异。

 翻开账册,见今年虽减少赋税,但收上来的粮食也不少,可比岭南往年那些只会喊没粮食要接济的官员好多了。

 “咦?”

 李尚书看着商税,单单这一年,便比以前岭南三年的商税还要多。

 继续翻,看到府衙和村子还有沈家合作开的作坊,收入竟然不低。

 再一看这些银子的动向,李尚书无语抿唇。

 白高兴了,这沈大人竟然都拿去造桥铺路了。

 哦,还有发了飓风,用于赈灾。

 在年前整理好今年的赋税,李尚书收拾了一下,进宫面圣了。

 “陛下,这是今年的赋税。”

 双喜上前接过账册,文景帝翻了翻,片刻后皱眉道:“江南乃鱼米之乡,何故连续三年赋税越来越低?”

 “怕是粮仓生了蠹虫。”李尚书沉声道。

 文景帝不悦地把账册摔到御案上,“这些害群之马,连江山社稷都敢动摇。”

 太子见状,起身请命:“儿臣愿去江南暗查,为父皇解忧。”

 “事关重大,此事容后再议。”文景帝摆手让太子起身。

 御书房有片刻静默,文景帝面色不是很好看。

 “陛下,虽有害群之马,但也有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

 “哦?”

 “岭南这一年的商税和赋税比往年三年还多。”

 李尚书说着,上前把岭南的账册翻开,文景帝看了下,这才露出笑来。

 “沈爱卿不错,没想到去了岭南这等蛮荒之地,还能做出此等骄绩。”文景帝满意地点头。

 他减少了这么多赋税,但岭南这次的赋税竟比沈遇安没接任之前还好。

 太子见文景帝开心,欲言又止,止言又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