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安抚(第2页)

 一些闭塞的村寨,都有衙役下去传话,让留着田地种新粮食。

 偏僻的村寨百姓对此不以为意。

 “大人,下面州县登记的粮种比估摸的还少上几分。”陆大人把手中的册子递给沈遇安。

 这本册子是下面州县,各个村寨登记的粮种数量。

 “让高庆等人通知各州郡,让各个村寨的村长,或者说得上得话的人,十日后到南海郡官田一趟。”

 玉米虽然已经收了,但地里的红薯还在呢。

 他就不信亲眼见到红薯收成的百姓,能抵得住这个诱惑。

 他一个后世来的人,见到地里的红薯收成都激动不已,更何况生产底下的大楚百姓们了。

 “务必让各州县的县令配合,如有不配合、阳奉阴违的官员,治渎职及不敬上司之罪。”

 沈遇安说完,手中的公文也写完了。

 下了令,当然也要下公文,不然到时候有人耍赖不认,反倒没由头治罪了。

 陆大人接过公文下去了。

 这一次的新粮种,莫说沈遇安,他和任大人也盯着呢。

 他就等着立下大功,加官进爵呢。

 任大人更不用说了,一大把年纪从京城到岭南来,不是没背景就是得罪了人。

 很不巧,任大人是后者,若是不拼一把,日后也就在岭南或者更犄角旮旯的地方待一辈子了。

 陆大人和任大人严格执行沈遇安的命令。

 下面州县的官员收到沈遇安的命令,面色各异。

 临州和化州两州不用衙役去送公文,早早就把登记好的数量送到府衙来。

 这两州的官员年前还说沈遇安年轻气盛,着急立功。

 地里的玉米一熟,两地官员夜里睡觉都能笑醒。

 特别是最近,他们私下悄悄挖了一点点红薯,下面的果实让两地官员兴奋不已。

 这不,就怕要的红薯根茎和玉米少,登记的数量更是多得离谱。

 要不是沈遇安下令百姓们还要留着一半的地种稻子,他们要的粮种更多。

 但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两地官员这会儿已经鼓动百姓们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