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层肚腩
第489章封(第3页)
饶是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文景帝,这会儿也忍不住面露喜色,疾步下了城墙,就在城门口等候。
百姓们被士兵拦在道路两侧,百姓们对最近听闻的消息也好奇不已。
岭南的队伍终于来到皇城底下,见到父皇一脸激动快步走来,公冶谦感动地跑了过去。
然后文景帝错开儿子,疾步来到韦朝晖跟前。
“这些便是岭南的新粮种?一个州府就有这么多粮食?”看着望不到尽头的车辆,文景帝惊诧不已。
这么多粮食,虽然沈爱卿早就递了奏折,可是他还是不敢相信。
公冶谦看着激动不已的父皇,正不顾身份和手上的土查看车上的红薯。
“父皇只心系粮食,亏儿臣还给父皇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文景帝从麻袋中的红薯抬起头,“呵呵,堂堂一国太子,带了这么多侍卫前去查案,还差点交代在江南,真是丢朕的脸面。”
公冶谦撇撇嘴,是谁前几年身染疫病,最后还不是先生出手才得救的。
他不过是跟父皇一样,由先生救下罢了。
“父皇,这是邰大人临别前交由儿臣的证据。”
这包袱里面用油纸仔细包了好几层,若不是如此,这些东西随着他落入江中,怕是就没用了。
文景帝面色一正,先前脸上的喜色不见,把东西交给身侧的大理寺卿。
李尚书见文景帝脸色不好,连忙高声喊道:“恭喜圣上,获高产粮食,壮大大楚指日可待。”
其余官员附和,两道的百姓下跪祝贺。
文景帝这才轻扬唇角,“李尚书和司农司务必把粮食整理好。”
“沈爱卿可真是大楚的栋梁啊,此次救太子有功,又为大楚寻来良种,封沈遇安为永安伯,其老家永安县为封地。”
随行的官员倒抽一口气,这可是有封地的爵位,和京城那些只有爵位的封号不一样。
最让人为之哗然的是,沈遇安一个从苦寒之地考出来,如今才刚及冠,便已爵位加身。
明眼人都知晓,日后沈遇安不会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