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蔺相如(第2页)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再次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也让秦国不敢小觑赵国。
4、将相和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有着赫赫战功和威望。他认为蔺相如只是靠嘴皮子立功,没有实际才能,因此不服他位居自己之上。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以泄心头之愤。
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并没有与廉颇针锋相对。他明白廉颇是赵国的栋梁之才,如果两人争斗起来会损害赵国的利益。因此他处处避让廉颇,尽量不与他见面。他的门客不解他的行为,纷纷劝他不要害怕廉颇。蔺相如解释说:“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深感愧疚。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狭隘之处,于是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两人从此结为刎颈之交,共同为赵国的国家利益而努力。
5、阻用赵括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孝成王听信秦军间谍的谣言,认为赵括有才能可以打败秦军,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但赵王不听蔺相如的劝阻,最终导致了赵军的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赵国才得以保全。
蔺相如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担忧。他深知赵括没有实际才能和经验,无法胜任指挥大军的重任。但他的话并没有被赵孝成王听进去,最终导致了这场灾难性的失败。蔺相如大约在这一时期去世,他的去世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三、主要影响
1、维护国家尊严
蔺相如通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次外交事件,成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在面对强秦的威胁时,他临危不惧,以智慧和勇气挫败了秦王的阴谋,展现了赵国使节的风采。他的行为不仅赢得了赵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也为后世的外交家树立了榜样。
2、促进内部团结
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与廉颇化干戈为玉帛,共同为赵国的国家利益而努力。他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赢得了廉颇的尊敬和信任,也为赵国政局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3、提升赵国国际地位
通过蔺相如的外交努力,赵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他不仅在诸侯国中树立了赵国的威信和形象,也为赵国争取到了更多的外交资源和支持。这为赵国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后世的外交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