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昭雎(第2页)
6、阻王入秦与迎立顷襄王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国写信邀请楚王到武关会盟。楚王犹豫不决,昭雎劝阻他不要前往,认为秦国不可信。然而,楚王子兰力劝楚王赴会,最终楚王被秦国囚禁。楚怀王被囚后,楚国大臣们商议立庶子为王,但昭雎反对这一做法,主张迎立在齐国为质的太子熊横回国即位。最终,太子熊横得以归国即位,是为楚顷襄王。
7、晚年生涯与事迹失载
楚顷襄王即位后,昭雎的事迹在史书中便鲜有记载。关于他的晚年生涯和去世时间,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的是,在楚顷襄王时期,昭雎或许已经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过上了平静的晚年生活。
三、主要影响
1、外交策略的影响
昭雎在楚国的外交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提出的假借合纵国的威势、来逼迫秦国归还楚国失地的外交方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收复了失地,但也使得楚国外交多变、失信于诸侯。这一策略在短期内取得了成效,但长远来看却为楚国的外交困境埋下了隐患。
2、政治斗争的影响
昭雎在楚国的政治斗争中也是关键人物。他与联齐派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党争,这种斗争不仅影响了楚国的外交政策,也对楚国的政治稳定产生了影响。昭雎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使得他在多次政治风波中得以保全自身,但也使得楚国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多变。
3、对楚国的贡献与争议
昭雎对楚国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收复了失地、赎回了新城、迎立了顷襄王等举措都为楚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他的外交策略和政治斗争也使得楚国陷入了外交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因此,对于昭雎的评价存在着争议和分歧。
四、轶事典故
1、昭雎与张仪的友谊
昭雎与张仪之间的友谊是战国时期的一段佳话。两人在楚秦和谈期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不仅促进了楚秦之间的外交关系,也为昭雎在楚国的政治生涯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张仪被驱逐出秦国后,昭雎还曾为他求情并努力维系楚秦关系。
2、桓臧为昭雎求情
楚怀王将昭雎下狱以示绝秦合齐时,桓臧挺身而出为昭雎求情。他指出昭雎与张仪的友好关系对于维系楚秦关系至关重要,并成功说服楚王释放了昭雎。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桓臧的忠诚和勇气,也展示了昭雎在楚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