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字shi,生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是汉宣帝刘询与恭哀皇后许平君的嫡长子。刘奭出生数月后,其父刘询便即位为帝,是为汉宣帝。刘奭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他幼年丧母,生活充满了变故与不确定。
汉宣帝即位后,朝政并不稳定,尤其是霍氏家族对皇权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保障太子的安全,汉宣帝挑选了后宫中素来谨慎而无子的王婕妤作为刘奭的养母,并册封她为皇后,即后来的邛成太后。在王皇后的悉心照料下,刘奭逐渐长大成人。
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年仅八岁的刘奭被汉宣帝立为太子。这一决定不仅是对刘奭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汉宣帝对王朝未来的深思熟虑。然而,刘奭的太子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目睹了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对下属动辄施以刑罚,这使他深感忧虑。
一次,刘奭在陪父亲用餐时,鼓起勇气进言道:“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汉宣帝听后脸色骤变,严厉地反驳道:“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就是‘王道’与‘霸道’兼用,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依赖‘德政’?况且那些俗儒不懂世事变化,好古薄今,连‘名’与‘实’都分不清,怎能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们?”说完这番话,汉宣帝长叹一声:“乱我家者,太子也!”
尽管汉宣帝对刘奭的治国理念有所保留,但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刘奭因此得以继续他的太子生涯,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长。
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汉宣帝驾崩。癸巳日(公元前48年1月29日),太子刘奭即位为帝,是为汉元帝。他改年号为“初元”,开始了自己的统治时期。
汉元帝即位时,汉朝虽然表面上仍然强盛,但内忧外患已初露端倪。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汉元帝体弱多病,难以亲政,于是将政事无论大小都委任给宦官石显等人处理。这一做法导致了宦官专权的现象日益严重。
汉元帝即位后,对儒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他重用儒臣如萧望之等人,希望他们能够推行仁政,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这一做法却遭到了宦官石显等人的强烈反对。
萧望之等人深知外戚放纵、宦官擅权的危害,于是向汉元帝建议纠正这一弊端。他们提出中书是国家政事之本,应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而不是由宦官来掌控。然而,汉元帝却未能果断采纳这一建议。相反,他因为性格优柔寡断而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之中。
最终,在宦官石显等人的挑拨离间下,萧望之被逼自杀。汉元帝虽然对此深感震惊和悲痛,但却没有惩治逼死萧望之的幕后黑手——石显等人。这一事件标志着儒臣与宦官之争的失败,也预示着汉元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危机。
随着儒臣势力的衰落和宦官势力的崛起,汉元帝的威权逐渐旁落。宦官石显成为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他勾结外戚和见风使舵的儒臣,结成了强大的政治联盟。在这个联盟的控制下,朝廷纲纪紊乱、吏治腐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汉元帝虽然明知宦官的危害性,但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一趋势。他的天真想法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结党营私,但实际上却正中宦官们的下怀。他们不仅在内宫结成了紧密的“内党”,还与外戚和儒臣勾结形成了“外党”,共同操纵朝政、兴风作浪。
在这种背景下,外戚势力也逐渐崛起并对朝政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史丹、许嘉等外戚成员与宦官石显等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使得朝政更加混乱不堪。汉元帝虽然身为天子,但实际上却成为了傀儡皇帝,一切朝政大事都由宦官和外戚说了算。
在经济方面,汉元帝时期受到儒家贤良文学财政思想的影响,政府减少了对财政经济的干涉。然而,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地主豪强势力对财源的侵占以及土地兼并形势的发展,财政收入逐渐减少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汉元帝注重财政蓄积并推行节俭政策。他压缩皇室开支、毁郡国庙以减少宗庙祭祀费用,并废除了徙陵国策等措施来减少财政负担。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