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八十四章 曹国公加封(2)(第3页)

 老朱郑重道,“咱也一并交给你。记住,办好了没赏,你他娘的已是公爵了,没法赏!” 

 “但要是半砸了,自已来拎着布鞋过来挨抽吧!” 

 “是!” 

 李景隆再次叩首,“臣定竭尽所能!” 

 “父皇....” 

 朱标搓手,“他一个孩子,还没成亲呢,两件重任,即便是六部尚书,也未免力有不逮....” 

 “金吾卫都指挥使,掌皇城禁卫军事曹国公李景隆....” 

 老朱直接道,“加......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衔.....” 

 “父皇!” 

 “老爷子!” 

 老朱话音未落,朱标和李景隆齐齐惊呼。 

 老爷子这是在给不到二十岁的李景隆,在公爵之上加封尊号! 

 这个头衔是勋号,但却凸显着他爵位自尊荣。要知道当初李景隆之父,李文忠的头衔当中,就有一条,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而现在,李景隆寸功未建,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竟然给了尊号? 

 而且还是钦承父业? 

 要知道李文忠在官职最多的时候,统领五军都督府,管着国子监,总中书省,御史台,等于文武一把抓。 

 老爷子这是告诉天下人,朕希望朕的外甥孙子,能继承朕外甥的功业,成为大明第一勋贵! 

 同时也在告诉天下人,这事朕的自家人! 

 “另....” 

 但老朱的奉赐还没完,继续开口道,“同参军国事!” 

 “不可!” 

 李景隆再次惊呼,后背满是冷汗。 

 同参军国事,虽是利益性的称号,但却表明了一种态度。 

 那就是皇帝允许有此称号的臣子,可以参决军国大事。 

 这个称号,六部九卿的尚书们谁都没有!御史台,都察院也没有! 

 当初老朱怀念常遇春,开国之后给他封的是平章军国事。禄米品轶和徐达李善长这样的左右丞相,一般大

小。 

 李善长位列开国六公韩国公,称号是参军国事。 

 李景隆他老子李文忠,是录军国事。 

 比方说李文忠还在的时候,老朱经常把军国大政的奏章直接转发给李文忠,上面就写一句话,叫保儿知道!而且这些公文奏章,可以不经过御史台,也不经过中书省,直接由皇帝颁发到勋贵大臣手中! 

 这是何等的殊荣? 

 现在,他竟然直接给了李景隆一个同知军国事? 

 这个殊荣,就连那些百战军侯都没有用! 

 那些老杀才们打了一辈子仗,最多就是同知都督府事! 

 老朱给的这个称号,等于直接对朝廷文武百官下旨,告诉他们。曹国公李景隆,勋贵之身,国之血亲,现在到了可以参与国政的岁数了。 

 但他毕竟年纪小,暂且先让他知晓军国大政,日后再参与制定! 

 无论是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还是同知军国事。这对于臣子来讲,都是巨大的殊荣。 

 而且还是外人获取不到的殊荣! 

 这两个称号源自于 

 “老爷子!” 

 李景隆都懵了,颤抖道,“臣....不敢受呀!” 

 “好好做!” 

 老朱叹口气,擦了下李景隆嘴角的血渍,“你爹在你这个岁数,万军之中七进七出所向披靡!咱不求你能赶超你爹,但是...你得拿出年轻人的锐气来!别整日想着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