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41章 两件事(1)(第3页)

 哪怕是工匠等,偷偷摸摸带点东西回家变卖,那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

 人家李景隆说,我大婚之后再查勘。

 言外之意,我有功夫就看,没功夫就不看。

 “怪不得人家圣眷最隆,是有道理的呀!”

 麦至德心中暗道,“年岁不大,忒会做人了!”

 接着就听李景隆继续道,“账册不急,但是...”

 “我丢累老某....”

 刚听到但是二字,麦至德心中直接冒出一句多年不曾说过的,大雅粤音。

 同时心中骂道,“我这边刚松了一口气,你就跟我要人情了?”

 “但是,还有一件事,是当务之急!”

 李景隆开口道,“本公听闻,火器铸造局所属的近乎上万工匠,都散落的住在京城内外?”

 麦至德一愣,他不明白李景隆为什么提起这个。

 下意识的说到了,“正是如此,工匠等散居,每天按时来衙门出役!”

 “怪不得造不出好火器来!这种效率能造出好东西才怪了!”

 李景隆心中嘲讽的笑笑,面上却依旧和煦,“本公跟太子爷讨了个情!”

 说着,看向众人,“钟山南麓,挨着本公掌管的金吾卫边上要了一块地....”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又道,“要建一座城!一座..工城!”

 “啊?”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建城?

 好端端的建什么城?

 “麦侍郎!”

 “下官在!”

 “这件事,还要劳烦工部!”

 李景隆正色道,“您尽快让人绘制图纸出来,这工城不但要容纳安置上万匠户及其家属,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工坊三十套....”

 “料库,油库,煤库,金库.....”

 “更要有疏通的水道水渠....”

 “还要保障这工城之中的民生....”

 李景隆所要建的,就是属于这时代的,开天辟地的大国企....

 大明重工!

 以火器铸造局为核心,边上是一系列冶炼锻造,加工配套等产业链。

 在这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旁边,就是他即将组建的火器营驻地。

 老一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要发展,就要放手大干。

 这种方案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被后世淘汰的。

 但历史已经证明,它是最适合当下的!

 “嘶....”

 李景隆的豪言壮语,麦至德听得头皮发麻。

 按对方这么说,所建的工城起码要容纳十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