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同甘共苦(1)
大军离开济南继续朝北平行进,郭英等人好似济南的事没发生过一样,而李景隆则是在心中默默的不断的复盘此事的来龙去脉,且不断的分析着郭英说过的话,表达的意思。
其中一句话,让李景隆反复思量。
“开国还不到十八年,不但文官烂了,武官也烂了....”
这话不像是他郭老西能说出来的话,作为老朱最为信任的,宿卫出身的开国军侯,郭老西肚子里是有点东西的,不像其他军侯那般不学无术。
但郭老西的为人是很低调的,军国大事一言不发,军中将领升迁很少插手。平日就是笑呵呵的,为人不出格更不惹祸。也不贪婪权势,好似一个侯爵的帽子就己心满意足了。
这样的话即便他心中清楚,但他也绝不会说出来。
而且这句话的语气和口吻之中,那种无奈且又悲愤的情绪,像是一个臣子能说出来吗?
真正说这话的人,应该是老朱!
那就说明,山东孔家侵占军户田产的事,老朱那边早就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不让锦衣卫来办呢?
行军途中,李景隆不断的整理着脑子中颇为凌乱的思绪。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
三月的春风,带着冬日的余寒,掠过北方大地。
使得这里的生机,显得格外的顽强,且又艰难。
“徐达知道老朱心里在想什么....不然他不会跟郭英说,让我别掺和!”
“标哥也总是说,天下的事不能单独的看!”
“济南的事,别的地方也一定有!”
“不然不会说武官也烂了这样的话....”
“大明朝十三行省,各地的武官都是百战之将。这些将领跟开国军侯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老朱是想借着各地军田被侵占的事,给那些开国功臣军侯们再扣一顶帽子?”
“这事越来越有意思了!”
“不....老朱是觉得有些棘手!”
“武官不同于文官,如今外敌未靖,而内部各地武备渐有松弛之象!”
“若是在此时挥舞屠刀,谁来给大明朝打仗呢?”
“但侵占军田的事若是不严加处理,日后大明朝卫所的军户,岂不都成了别人家佃户,那还怎么打仗?”
“以老朱那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的性子来看,他既然知道地方上出了这种事,早就挥舞屠刀了!”
“正是因为他觉得棘手,才让郭英顺路,过济南的时候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