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谢妍疲倦地瘫倒在手术台下,谢建华将输完血的泰迪放回谢妍自制的保温箱——一个50w的白炽灯,散发的温度足够让半密闭的空间恒温在28°左右。

红贵宾伤得太重,如果不是谢妍出手,谢建华也是保不住的。

况且这只贵宾犬,的确如她猜测的一般。

谢妍瞥了一眼贵宾犬的染血的铭牌,她也是在李立惊呼郑老板的名字,才看见铭牌上繁体的“港商郑”字。

她约莫是猜测到了这只狗的主人。

在新世纪的初期,香港富商郑仕裕曾经来过谢妍所在的小镇投资过一个旅游项目,那个项目直到谢妍意外去世时都还留在当地。

只不过,郑仕裕高估了当地工人的消费水准,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他当年亏损了几千万。

郑仕裕走后,景区项目搁置,各种烂尾工程最后是政府被迫收下重建。

这个项目它一直没有盈利,直到24年后,另外一个投资商过来在景区内改建成为一个温泉酒店,花了极大的代价宣传,才开始渐渐盈利。

其实这次投资不怪郑仕裕,主要是两河镇的地域问题。

两河镇虽然是两个市的交界处,可地处山地,离省会城市120多公里,没有铁路交通,交通受限。

特殊时期在这个地方成立军工厂的时候,也是考虑到此地地处偏僻,地形复杂,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作为军用后备用地。

所以,按照2000年的国民收入和发展情况,能够驱车一百多公里到山里避暑的游玩的人屈指可数,郑仕裕仅仅只用香港富豪的想法去考虑投资,这个项目注定是要亏损的。

这只泰迪,好像前世,她也见到过悬赏广告,能找到狗狗,郑仕裕悬赏五千元。

当时有好多村民上街找狗,但最后仍旧没有消息,她听谢建华提过,这个香港老板最终没有找到爱犬。

谢妍擦了擦汗,心中惬意无比。

她倒不是因为五千元的赏金,而是因为这只泰迪是她认识郑老板的桥梁纽带。

谢妍站起来,拉着谢建华走出去,然后盯着围观的人群和目瞪口呆的李立,她选择直接硬刚李立:“李医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明年年初开始,没有执业兽医资格证的人,无法再行医了。你有精力在我家诊所搬弄是非嚼舌头,不如考虑一下以后自己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