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信任(第2页)
蓟镇虽拥兵十万,然各城多自行开城降敌。
种种迹象似皆证袁督师之见,帝之决策有误,然帝岂能有误?既帝无误,错必在他。
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兵部尚书梁廷栋屡上书劾袁崇焕之消极抗敌。
至二年十二月一日,帝以“议饷”为名,再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入宫。
帝当面责问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及逗留京师不战后金之故。
此等事私下可向帝解释,然朝堂之上,袁崇焕岂敢言毛文龙骗饷实不敢大举侵后金?又岂敢直言大明无能战之将,出战即自投罗网?故唯有默然。
对于京畿遭掠,帝实不甚在意,大明富甲天下,百姓无数,些许死伤何足挂齿。
然敌军堵门,亲信重臣大将不敢出战,令帝难堪。
且观之,袁崇焕之建议皆为正道。
若允袁崇焕入城,则表明帝与大臣蓟镇及喀喇沁之策皆误,帝年轻气盛,岂肯低头。
即使帝当堂责问,亦非定要处置袁崇焕。
毕竟敌军城外,袁督师可寻借口出战,不胜再言守城,帝尚有台阶。
帝已为其铺阶,“议饷”也,大明兵丁多闹饷,袁大人却不愿虚言,致帝与己皆陷绝境。
帝当面责问,袁崇焕以沉默相抗,遂被拿下,解职待审。
祖总兵退朝后惊恐,祖家本辽东土著,岂不知与建奴战之恶果?昔日李家辽东何其嚣张,张可最终在连战中耗尽。
辽镇军将皆敬袁督师,无他,非必要,袁督师不迫其与后金战。
众人皆藏匿于城中,除非后金来袭,否则不派兵出城与敌军交锋,黄台吉两度攻击宁锦。
众人起初坚守城池,待后金攻城无果,士气受挫之际,方才出击。
正是这种策略,使得赵率教、祖大寿在短短两年内屡立战功,迅速晋升为总兵,并获得勇猛、敢战的美誉,但祖总兵心中自知真相。
袁大人被捕,辽镇的军队显然将被推向对抗后金的最前线,祖大寿想到这一点,便带着山海关的部队逃回。
大明京师一片混乱,夏国联盟也忙得不可开交,之前未曾准备介入大明事务,现在突然要北上对抗建奴,朱樉的命令在九月底发出,台碑在十一月中旬才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