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实则有些勉强(第2页)

 这就很荒谬,别看周延儒也在京城翰林院担任过掌事,不好意思,京城的部院仍属京城。 

 也就是说,成化年以后,大明的最高决策机构几乎都是由一群从未有过地方经验的官僚组成的。 

 梁廷栋被几个健壮的内侍用软轿抬着快步向武英殿赶去,所谓的软轿不过是两根竹竿固定在一张大官椅上,四个内侍几乎是在小跑。 

 京城太大,文渊阁在东武英殿在西,走路的话差不多要半小时,得到太监报告的皇帝正在武英殿看奏折。 

 武英殿虽然离西华门很近,但有明一代西华门都是丧葬时才使用的,大臣、内侍们多从东华门出入。 

 为了表示对重臣、老臣的体恤,一般都要用软轿抬着他们来武英殿奏对“零”。 

 软轿上的兵部梁廷栋还在感慨,京城太大了,大学士周延儒竟然把运筹帷幄的大功拱手让给了他。 

 正是因为那支京城军营自办行粮、器械,所以很多事情就能说得过去,比如为什么不去通州就食,比如为什么自己就敢和侯世禄、马世龙的兵马去打遵化。 

 饷足兵利,年轻的小将立功心切,自负京城精锐,热血一冲就莽撞地冲了上去。 

 在遇见周延儒之前,这些事难以言说,但如今一切都豁然开朗。 

 内侍们抬着轿子,步伐稳健,梁廷栋在其中沉思,思索着如何与皇帝对话。 

 在武英殿内,皇帝朱由检面露喜色,却仍需保持庄重之态,他的手不时抚摸着案上的奏章和文书,曹化淳立于左侧,王承恩则在右侧。 

 通常情况下,皇帝在建极殿接见臣子,而武英殿则是非正式的便殿,只有重要的臣子和皇帝亲近的属下才会在此被召见。 

 “臣恭贺陛下!” 

 梁廷栋先行礼,然后双手高举马世龙的请功文书,王承恩上前接过文书,放置于皇帝面前的案上。 

 “平身。” 

 朱由检简短地回应后,急切地翻开奏折阅读。 

 “谢陛下!”梁廷栋再次行礼,然后站在一旁,除非与皇帝对话,否则臣子需侧身站立。 

在大明,除了正式的朝会,皇帝日常接见臣子时,并不要求行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