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担心一直不提要求(第2页)

 等到梁廷栋提及周延儒时,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心中顿时明了。 

 哪里是要求他关照一个小小的游击,分明是请他在关键时刻关照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这样的请求才符合曹公公的身份。 

 曹公公的话说得极为巧妙,因为他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皇帝对周延儒的作为极为满意,但对周大学士未将此事告知他感到不悦。 

 现在曹公公是在提醒皇帝,周大学士毕竟才入阁数月,若刻意宣扬此事,便会与许多大臣和边将产生隔阂。 

 难道只有周延儒有能力,组织士绅捐献军资?若皇帝以后以他为标准要求众人,那将如何是好? 

 你苏州南直富商云集,论起财富连京师也难以比拟,但让其他地方的文武官员如何是好? 

 因此曹公公也在劝解皇帝,此事可以有人去做,但绝不能公开讨论,不仅周延儒,即便是皇帝提及此事,也会与文武官员产生隔阂。 

 他还告诉皇帝,周大学士确实忠心耿耿,因为担心年轻将领鲁莽行事,影响朝廷大局,已经不顾个人声望去兵部提醒,这是为了公事完全不考虑个人得失,这样的忠臣皇帝应当珍惜! 

 “大伴说得有理,是朕误解了玉绳先生。” 

 即使在另一个时空,后世对朱由检的评价也是他固执、苛刻,但都认为他的智慧是足够的。 

 朱由检显然理解了曹大伴的言外之意,自从前年开始,皇帝多次单独召见周延儒,对周大学士的能力和见识一直比较满意,这使得周延儒得以迅速晋升,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侍郎跃升为内阁成员。 

 圣上宽恕!然而,兵部尚书似乎遗漏了一事未曾禀明。” 

 “嗯,还有何事?大伴请讲。” 

 “启奏圣上,兵部尚书未曾提及收复遵化之后,留守兵力如何安排。” 

 “确实如此,不如派遣内侍前去询问?” 

 “老臣冒昧请圣上稍安勿躁!” 

 “这是何故?” 

 “圣上,老臣推测,留守将领一战收复遵化,势必

会向迁安、永平或滦州进军,老臣以为兵部尚书心中有所顾虑,担心无法控制那位年轻将领,却又不敢直言禀告圣上,因此故意含糊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