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保持庄重的姿态
这场大胜让朱由检更加确信国家的复兴指日可待。
自万历年间以来,大明与东虏的战斗总是屡战屡败,所谓的几次“大捷”不过是成功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从未有过实质性的战果。
这次的遵永大捷才是真正的大捷,斩杀了两名女真贝勒,三名固山额真,甚至包括了努尔哈赤之子。
朱由检之前一直认为明军对建奴的失败是因为武将和士兵的胆怯,这次终于有几个勇敢的武将带头,迎来了一场大胜。
张佑、侯世禄、马世龙...这些名字被年轻的皇帝铭记在心,报捷文书中提到是张佑和侯世禄首先奋起,随后马世龙、尤世禄、吴自勉、祖大寿等将领也紧随其后。
在永平、滦州,军队奋力战斗,最终在滦河边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东虏留在大明京城附近的万余兵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胜。
兵部已经将缴获的建奴军旗、印章、武器整理好,献给皇帝过目,尸体不宜进宫,将在今天的庆典中展示给京城的百姓,并最终汇集到午门城楼下。
朱由检对这场大胜仍有些许遗憾,因为献捷并非最盛大的胜利仪式,献俘才是。
但报捷文书中提到,由于将领们对建奴在京城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恶痛绝,一时之间情绪失控。
士兵们对这些惊动了皇帝、残害了百姓的建奴恨之入骨,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他们全部处决了。
虽然心中有些小小的遗憾,但朱由检也知道不能因为缺少俘虏而责怪为国家奋战的将士,但他未能亲自下令在午门之外斩杀几名建奴,以慰藉祖先的在天之灵,总觉得有些不完美。
万历、天启两朝都曾举行过午门献俘的仪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由检的兄长朱由校曾在午门外亲自下令斩杀了三十多名侵犯的西夷,仅凭这一点,天启一朝就能名垂青史。
无论是献捷还是献俘,按照礼制,皇帝都应该先在偏殿等待,直到献捷的将领们快到午门时才登上城楼。
在这场辉煌的胜利之后,年轻的君主坚持要在城墙上迎接凯旋的将领,以此彰显皇室的重视,礼部无法改变皇帝的决意,只得匆忙调整了庆典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