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总要找些响亮的理由(第2页)
在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实质上是对税收制度的整合,将税收集中收集后,再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重新分配。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时期仅十年,而“一条鞭法”在大明帝国全面推广也仅数年。
原本财政赤字严重的大明国库,竟然累积了高达八千万两的盈余,使得“万历三大征”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胜利,这一切都得益于张居正的积累。
然而,张居正去世后,官员们迅速对“一条鞭法”进行倒算,导致该法很快被废止。
随着“三大征”的结束,张居正为大明积累的财富也被耗尽,且再未恢复。
明朝的货币政策更是令人痛心。
纸币的发行本应成为金融革新,如果成功,将推动华夏金融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朱元璋对金融一窍不通,且不听臣下的意见,宝钞发行之初便大量印制,短短几年内便使宝钞贬值至几乎无用。
与此同时,明朝铜、银的产量并不高,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宝钞成为废纸,官方铜银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私铸货币泛滥。
明朝初期,银子被禁止流通,但到了中期,官方货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银子再次成为货币,却依然供不应求。
明朝中期,银子的购买力极强,这被拥有大量白银的欧洲人所发现,于是大量欧洲白银流入大明。
如果大明能够抓住机会开放海上贸易,那么社会的商业发展将大大提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皇权社会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整个大明的物资产出并未增长,然而可以作为货币的白银却大量流入,物价上涨便难以避免。
在嘉靖、万历年间,一石粳米的价格仅为三四钱银子,到了天启年间,价格飙升至九钱、一两,三年时,江南地区一石粳米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一两二钱。
同时,大明官方失去了货币发行的权力,各地私自铸造的货币,无论是铜还是银,其成色都各不相同,仅仅是辨别和计算各种不同成色的货币价值就极为繁琐,这极大地阻碍了商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