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保住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第2页)
隰川王府在泽州以及合南、湖广等地,总共拥有五十余万亩王田。
因为嘉靖朝时王府出了一位贤王朱载境,精通音律,深受嘉靖皇帝喜爱。
后来的皇帝都是嘉靖的直系后代,因此对隰川王府一脉也多有优待和赏赐,使得隰川王一支的后人能够以郡王的爵位在外地获得如此多的王田。
朝廷的俸禄加上五十万王田,一年就能获得不下百万石的粮食,还要加上泽州的各种商铺,收入相当可观。
若王府尚存郡王,则家产尽归郡王所有,旁系宗族欲分一杯羹,全凭郡王慷慨。
然而,郡王一脉若绝后,宗理便有机会分配这些产业,虽不能如郡王般独享其利,但分配之权亦有莫大益处。
朱拱梃年方九岁,六年后便可重掌宗理之位,而朱廷禅已代理宗理五载,实不愿让出此职。
暗中施计无数,宗理一脉却始终严密保护朱拱梃。
虽可强行夺取,但此法或致朱廷禅及其支系被降为庶民,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烦心事亦多。
大明北疆连年干旱,国库空虚,各宗藩俸禄难免拖欠甚至停发。
实际上,宗藩并不依赖朝廷俸禄,但此乃祖制,太祖所定,自天启朝起,朝廷拖欠已累积巨额宗藩债务。
朝廷俸禄难以发放,有亲王、郡王的宗藩尚可,一切依亲王、郡王之意,愿资助哪家便资助哪家,其他未领俸禄的宗支生死无人问津。
毕竟,世代久远,勉强称得上亲戚,但隰川王府不可,因朱廷禅为代理宗理,若下宗支闹得厉害,皇帝可能另派支系代理。
此代理宗理职,不仅要管族人生死、王产收益,还需与各级官员交涉。
俸禄由他们供应,宗族事务亦须经他们上报。
每年百十个孩子的请封,事务繁琐至极。
在宗藩中,孩子出生后,需报宗人府,名字由宗人府定,待皇帝审定后,发玉牒,方承认身份。
有亲王、郡王的府邸,其直系、近支请封通常顺利,远支则难。
孩子出生,先由王府官员书文,太祖朱元璋规定王府官员由朝廷任命,宗藩不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