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好的会更好(第3页)

 “需要什么你告诉我,我们这儿没有的,我去向兄弟单位求助,都给你弄来。你要是能研究出成果来,我们柳树屯全体社员也跟着脸上有光!”

 严东生感动极了,干起活来更加努力认真。

 谢赟一看这种情况,立刻又写了一篇详细的文章,讲述了柳树屯的贫下中农们是如何的追求进步,城里来的知青和技术人才是如何的心系农村,废寝忘食地帮助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大家是如何的团结一心,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

 光有文字不够生动,谢赟还画了几幅画一同寄给了报社。

 一幅是养蜂的,《技术员扎根农村为养蜂,新社会的生活甜如蜜》;一幅是农业大生产的,《新社会让粮食大丰收,工人和农民都能吃饱饭》;还有两幅是夜校上课的,《新社会让贫下中农有了学文化的机会》,《知识青年在农村,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

 这篇文章和这几幅画,在省报上发了一整版,随后又被多家报纸转载。

 柳树屯正式进入了公共视野。

 随之而来的好处让柳树屯大队的领导班子笑得合不拢嘴。

 一旦你有了名气和声望,全国人民都向你学习,紧跟着就是各项政策倾斜。

 典型被树立起来了,政府只会想办法让这个典型树立的更加牢固。

 好的会越来越好。

 任城拖拉机厂直接给柳树屯送来一辆拖拉机,都没通过公社!

 大队做蜂箱,本来是想跟公社木材厂借人,让老许回来待几天给做出来,结果这个请求一出,木材厂那边直接大手一挥,把做蜂箱这事给揽了过去,就当是支援农民兄弟了。

 木材厂几个工人一起干,没几天就做出了一大批蜂箱。还不要钱!

 严东生带着几个社员诱捕了一批野蜂,阳庆县的种蜂场援助了一批蜜蜂,甚至连南方的某个种蜂场都援助了一批蜜蜂过来,还派了人来交流经验,主要是人家来讲课。

 张光宗笑的脸都快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