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钱高韵长心了(第2页)
但是她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写给谢赟的信中说:“这个剧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提到全国妇联和东省书记会不会不太好?万一他们不乐意出场呢?”
谢赟回信给她:“不用担心,剧本既然写出来了,自然就该这么演。”
事情的发展都是人推动的,她敢这么写,就有把握让这些事情都真正发生。
不然她为啥不写大领导接见、总理接见呢?不就是因为她没把握办得到吗!
全国妇联和东省书记,她还是有把握的。
钱高韵看到她这句话,按字面意思理解了一遍,心里疑惑不已,这根本没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啊。
但是她随后再一想,嚯!这不就是说事情会按照剧本内容往下发展吗?所以谢斌斌先预设了事情的发展脉络,再去推动事情按照她设定好的路线往前走。
哎哟妈呀!她交了个厉害朋友!她是被事情推着走的,时代需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顺应时代,实现个人发展和集体发展。谢赟和她截然相反,她是推着事走的,她想要时代因为她而改变,个人发展反倒是次要的。
钱高韵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决定下乡,再到去柳树屯插队之后发生的事情,好像每一件事,都和谢赟有关。甚至,她自己的个人发展的变化,也和谢赟有关。
哎呀,羡慕!她其实也是想成为像谢赟这样的人的。
但是经过了几年的社会历练,她现在已经不会像当初那样没脑子了。这种事想想就好,根本做不到。
钱高韵拿起谢赟的剧本大纲,开始一点一点填充、打磨细节,务必要把这个冷硬的流水线大事记变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她要用这个故事,激励更多女同志站起来,反抗父权、夫权,反抗一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去争取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从此摆脱枷锁,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自己做不到改变时代,但她可以跟着能改变时代的人走。
以后,谢赟让她干什么,她就好好干。
而且,她无师自通的在里面把政府、知青、妇联、公安、部队都夸了一通,把解救妇女的行动升华到了新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层面上,这样,以后谁也不能说这个行动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