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谢赟拜访冶金部(第3页)

 “别麻烦了,我住不了两天。办完事就回去了。”

 “办什么事啊?对了,你说你住一机部那边,你来他们那边办事?”

 “我们研发了一款轿车,本来已经交给我们省里的一家汽车厂生产了。这事被一机部知道了,这项技术就给了他们。

 当然了,他们补上了流程,给我们下了委托,还给了一笔经费。说虽然贫下中农一心为国,但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这10万块既是科研经费,也是表彰。不过呢,他们让我到京城来一趟,想看看我有没有真才实学。”

 谢赟边说边观察赵鹏飞的反应,就见他的脸腾得一下红了。

 谢赟:“……”

 赵鹏飞心想,这孩子是在点他吧?是吧?他冶金工业部拿了人家的研究成果,一丁点表示都没有。人家一机部拿了研究成果,还给补上研究经费呢!

 这么一对比,他老赵真不是个东西呀!

 他怎么就没想到给人家补点研究经费呢?那些人都那么艰苦了还想着国家,他怎么就没想到给人家行点方便呢?

 “那啥,小谢啊,经费的事你放心,我这边也给你们补上。”

 谢赟:“……”

 她并不是来要钱的。当初把研究资料递上来,就想着能让科技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尽快进入应用阶段,别的一概没想。他们做了理论研究,后续钢铁研究院的专家们又做了很多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理论。

 汽车这事,他们也没想着要钱。

 一机部给钱,是李东山同志的功劳。他作为厂长,对于计算成本收益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顺手就帮忙要了点好处。对于谢赟他们来说,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能有的话,那当然最好。

 没有也没关系。

 心态要放平,心胸要放宽。

 只有这样,才能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