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第二笔经费(第2页)

 “你们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实际工作需要嘛。我们虽然是个研究院,但是从来没有脱离实际,我们和东省的各个工厂一直都有联系跟合作的。

 就比如任城拖拉机厂,我们帮忙改进了拖拉机的发动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才萌生出了要研发一款汽车发动机的想法。

 后来,我们又帮东省汽车厂改进了载重卡车发动机。这两个厂都派了工程师到我们那儿去学习。汽车厂的人现在还在我们那儿呢。

 我们想着,新汽车即将投产,实践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那么,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我们要先给工程师和技术员做做培训,尽可能让他们也把新技术吃透了。”

 老刘夸道:“好,好啊!你们想的很周到。你们这个教材打算出版吗?”

 “要的,等编写的差不多了,我会联系出版社。”

 “这种琐事你就别操心了,我让秘书给你联系出版社。你们教材编好了,你就来找我。出版的事我帮你办了。”

 “那太谢谢您了。”谢赟笑着说道,“说起来,我们以后可能会频繁地和一机部打交道呢。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新的机床技术,进展也不慢。”

 老刘说:“那你们现在跟部里打申请,就你们现在的研究进展写一份报告,部里再给你们批一笔钱。”

 谢赟想了想,说道:“这个研究我们算是受了东省第二机床厂的委托。不知道还能不能跟部里申请了。”

 “算是?”

 “我们借用了二机厂的机床,报酬就是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改进。”

 老刘:“……你们借用机床是为了生产汽车吧?”

 “是的。”

 老刘想了想,说道:“可以申请。新机床一旦研发出来,就委托给你们二机厂生产。以后再有别的型号,就交给部里来委托。”

 “好。那我回去写申请,我们先讨论一下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都写在申请书里。”谢赟说道,“我再回答您第二个问题,关于微机研究,我们很有兴趣参与。这个我也要先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确定要参与的话我再过来一趟。我们研究院从创立到现在所做的研究,我那边都有详细记录,这些资料是现成的。到时候要申请的话,我一块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