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治国论(第2页)
一念至此,老鸨便要上前拉走苏荷,却不料被赶来的龟公拦住。
随后将刚才陆瑶写给苏荷的诗词宣纸递到了,老鸨手中。
自上而下,老鸨将词全看一遍之后,双目不由地怔怔出神。
她侧目看向苏荷,似乎理解了她所做的一切。
正如那龟公所言,试问世间那个女子能经得起这般深情?
苏荷纤细的五指拨动琴弦,随后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
苏荷开口,随着琵琶声低吟浅唱道。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秋愁,黯黯生天际。”
顿时伤感之情弥漫整个水榭楼台。
便是赵匡胤与黄巢二人都是有些看呆了。
陆瑶见状轻声道。
“佳人在畔,余音绕梁,此时不畅所欲言更待何时?”
陆瑶挥动衣袖重新落座。
只是神情比起刚才却是要端正了三分。
陆瑶轻声道。
“以文靖国固然安民,但文官治国难免瞻前顾后,且文人之间更重师徒之见,长此以往下去,朝廷之上文官必然将朋党之风盛行与国无益。”
正如陆瑶所言一般,宋朝以文治国在初期的时候的确很有成效。
使得在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之后的大宋经济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北宋政局的稳定,同时为北宋未来的繁荣发展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以文治国最难避免的便是冗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臃肿的文官集团势必会更加的臃肿,大宋后期朋党之风盛行文官独裁更是严重。
而最后导致大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也与冗官冗兵冗费脱不了干系。
黄巢听闻陆瑶所言,脸上忍不住地漏出一抹得意的表情。
却不料,陆瑶当即又开口道。
“以武治国,以杀止杀更不能取,以杀慑人非长远之计,让百姓与官员活在恐惧之中,非治世之理。”
想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后期便是采用这种以杀止杀的方法。
让举国上下的官员皆是火灾惶恐之中,但凡犯有一点小罪便免不了重罚。
所以对于陆瑶而言,以杀止杀也不能取。
黄巢闻言,不屑冷哼一声。
“文不能取,武不能就,按你所言天下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