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群众里面有坏人


 古代识字率很低,正史之上识字率最高的是宋朝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粗通文字的平民,而在大周这个比例则是要下降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也就是说一百个人中最多只有十个人字,而其中算得上饱读诗书的人更是百不存一。 

 眼下聚集文庙的这千百人便是一郡之中近乎八成的读书人。 

 这些人不仅掌握着一郡财富更是掌握着这个这个时代最珍惜的读书权利。 

 他们有学识能认字如此便能愚弄百姓欺上瞒下。 

 而今这些人在文庙之前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怒斥陆瑶法令之时弊。 

 周围不明所以的百姓纷纷是聚集过来,毕竟看热闹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 

 见这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公子哥们跪在文庙之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着实是然他们大开眼界。 

 不少百姓也是开始议论纷纷,见周围百姓越聚越多动静闹得越来越大,这些世家公子心中更是得意。 

 一青衫儒生起身高呼道。 

 “今日之天下奸佞当道民不聊生,君上被奸人蒙蔽,弃孝廉而不用,择人而不明,背祖宗之礼法,乱我大周之国本,我等读书人,阅圣贤之书,沐先贤之教化,决不能眼看君上陷入不义之中,故而今日我等冒死进谏还请君上秉承祖制,不可妄动国本。” 

 此言一出算是打响了这些世家子弟进攻的号角。 

 各种引经据典针砭时弊,把周围围观的百姓唬的一愣一愣的。 

 人群之中不少寒门子弟闻言却是心有不快,他们明白这些世家子弟不过是混淆视听罢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害怕平等的科举取士会断送了他们的仕途。 

 但是在这荆州之内世家门阀势力强大,这些落魄寒门子弟岂敢出言争辩。 

 因此文庙之前的动静变得越来越大起来,这些世家子弟见状更是有恃无恐。 

 纵观大周三百年来哭文庙一事还从未失手过。 

 正当事情愈演愈烈之际,四周文庙四周涌来无数官兵将文庙死死围住。